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汤玉麟后人现状-汤玉麟后来怎么了

汤玉麟后人现状-汤玉麟后来怎么了

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08 23:07:59

本文目录一览:

  • 1、汤玉麟的死因_汤玉麟是怎么死的
  • 2、汤玉麟有后人吗
  • 3、汤二虎的子孙后代现状
  • 4、汤玉麟后人
  • 5、张作霖的八个拜把兄弟是谁?
  • 6、蒋介石临终前,宋美龄含泪询问:汉卿,还他自由吗?蒋:不可放虎

汤玉麟的死因_汤玉麟是怎么死的

汤玉麟称霸辽西时,曾救张作霖一命,张、汤由此结为生死之交,后来张作霖邀汤玉麟入伙合办 保险 队,那么你知道汤玉麟的死因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汤玉麟的死因,希望能帮到你。

汤玉麟的死因

汤玉麟救了张作霖一命,俩人成为了携手并肩的好兄弟,汤玉麟的戎马生涯也是由张作霖领进门的,若是没有张作霖恐怕那汤玉麟还是一个辽宁山上的小混混而已。

民国成立后,汤玉麟就担任了张作霖手下的第27任团长,汤玉麟本也是粗鲁勇猛之人,他当时的 政治 贡献也无非是拳头和一身蛮力,所以关于汤玉麟在战场上负伤而死的消息恐怕是谣传,毕竟伦打仗,汤玉麟还是有胜算的。那汤玉麟怎么死的呢?其实是病死的, 抗日战争 时期,上级多次委派汤玉麟出任职务,他都拒绝了,不是因为他是贪生怕死之辈,而是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如若要带领将士们上战场杀日寇恐怕是有心无力了。

九一八事变后,汤玉麟 决定 隐退,当时他的好兄弟张作霖非常不舍,但汤玉麟去意已决,任凭谁都拦不住,或许他想到一个没有战争的地方度过仅剩的几年吧!也就是这样,到现在流传着汤玉麟怎么死的版本。因为这是一件隐晦的事,汤玉麟的晚年生活其实是很少有人来探望的,因为当时汤玉麟已经病的很重,他不希望被人打扰,也不希望被人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一代英雄到如此景象,这一身的病痛折磨着他的肉体,但他的精神一直清醒着。1949年,汤玉麟病死在天津。

汤玉麟怎么死的?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或许我们宁愿这个在战场上风雨了数十年的老将军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的,而不是被病魔所打倒,这恐怕也是他本人的愿望吧。

汤玉麟的生平经历

张作霖主政奉省时,汤仍任53旅旅长,同时兼任省城密探司令。汤在省城目无法纪、乱用军权,深为市民所恶。历任警务处长都惧怕汤玉麟,无法惩治汤部违法官兵。1916年5月,张作霖起用王永江为奉天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王对兵弁违法,悉强之以法,引起汤玉麟不满,军警两界时起冲突。后因警界误擒汤玉麟的侦探,军警矛盾日益激烈。

及至张作霖答应取消密报缉捕案犯权。汤视王为死敌,他纠集张景惠等人武装晋见张作霖,非要张作霖撤换王永江。后来矛盾发展成与张作霖的宿敌28师师长冯德麟合谋反对张作霖。事败之后,汤所随从不过200人。张作霖感念从前交情,同时闻知汤有悔心之萌,遂派吴俊升去接纳汤玉麟。

汤自知前非,真心悔过,张作霖拟以他职以观后效。不料后来侦知汤有勾结北京政府当权者、计划招募军队以取张而代之劣迹,遂不复使用。1917年汤、冯去北京参与张勋复辟失败,汤逃回原籍陷隐居。以后在张作相、张景惠、汲金纯和汤母的请求下,张作霖同意汤回省城,以宽容之心接纳了汤玉麟。张、汤言归于好,张任命汤为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直皖战争

发生后,汤任侦察队长,潜入北京活动。1920年5月复出,任东边道镇守使兼右路巡防营统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汤任奉天陆军第11混成旅旅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汤作为总预备队率部驻守绥中待命。战后提升为第11师师长。郭松龄反奉时,汤作战勇敢,擢升第12军军长。不久出任热河都统,把守奉张西北大门。

汤玉麟的后人

汤玉麟作为 历史 上一个扑朔迷离的人物,关于他的流言一直不间断。听说汤玉麟一生无子嗣?又或者汤玉麟有八个姨太太?这些都是无从考证的,目前关于汤玉麟后人的资料是微乎其微的。

沈阳汤公馆成立八十周年以来,节目中特地开展了一个寻找汤玉麟后人的节目来庆祝八十周年。而作为汤玉麟的曾孙汤宽义则来到现场,担任 文化 馆顾问,来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汤二虎。作为汤玉麟的后人,汤宽义对这位爷爷的爷爷似乎已经没有多大印象。只记得小时候墙上那副汤玉麟画像,自己还未出生前,这位将军便已经过世了。而这个汤玉麟后人的童年则跟别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也不会因为汤玉麟老人的身份享受过什么特殊对待。但家里的礼数与习惯倒还是跟汤玉麟老人在世时不变,汤玉麟老人晚年喜爱 山水画 ,家里便一直没有摘下来,就跟当初摆放时候一样。汤玉麟还活着的时候,这个大家族里面是汤老说了算,正妻和姨太太是插不上话的,这到今天依然没变。这对汤玉麟后人来说是个难以过得去的坎,因为现在家庭的传统思想还有着男尊女卑的观念,一时之间还难以改过来。

跟爷爷相同的是,这个汤玉麟后人汤宽义也喜爱舞文弄墨,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作画的天赋极高,若是汤二虎还在世,这隔了三代的两个人相比有很多话说。

汤玉麟有后人吗

马龙谭 ,吴俊升 ,孙烈臣 ,张景惠, 冯德麟,汤玉麟 ,张作霖 ,张作相

汤二虎的子孙后代现状

汤二虎本名汤玉麟,是辽宁省黑山县人。汤二虎后人汤宽义担任文化馆顾问,也喜爱舞文弄墨,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作画的天赋极高。

汤玉麟后人

寻找汤公馆身边的历史

[回顾]疑云密布的沈阳汤玉麟公馆小楼,扑朔迷离的汤玉麟传奇,了解汤氏家族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揭开汤公馆神秘的面纱,让带着疑问来汤公馆观光就餐的宾客,满载答案乘兴而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小楼的神秘传说,让汤公馆成为我市一个独具特色,极富生动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高端观光餐饮景点,不乏为这段历史填补一点空白。

有关汤玉麟将军的传奇可谓谜团重重,有关汤公馆的故事要属神秘离奇。但是,我们不管怎样努力,都始终找不到更详实的资料,汤家后人如同泥牛入海。

我们陆续推出的“寻找汤公馆的过去”专题活动,将与你一同拨开迷雾,去寻找汤家后人,掀开汤公馆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我们将倾听你所讲述的经典,向社会征集有关汤公馆鲜为人知的故事与传说……

张大帅为什么称“没有汤玉麟就没有张学良”?汤玉麟的一生扑朔迷离,一出生就被疑团笼罩,从被土匪抢劫到当土匪,抢土匪;从多次冒死救张作霖到与之反目又和好;从绿林好汉到正规军上将司令;他的枪法如何了得?他的书法如何练得?他的夫人是谁?他有8个姨太吗?汤公馆是几姨太的家?他的身高是象单田芳评书里描述的威猛高大吗?他是英雄?是好汉?是抗日?是逃跑?就连他的生辰与祭日都众说纷纭,历史对他褒贬不一,人们对他不甚了解,更对汤公馆知之甚少……

踏破铁鞋无觅处 不请自来汤家人

汤玉麟后人书画家汤宽义亮相汤公馆

当我们在开展 “寻找汤公馆身边的历史”找寻汤家后人,丰富这段历史的活动(通过汤在美国的女儿更正了以讹传讹的汤玉麟1937年死亡时间为1949年的等史实)几经周折却毫无进展,完全进入焦灼状态近乎就要放弃,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转机终于出现。

8月9日,汤公馆主人汤玉麟曾孙汤宽义先生不请自来,在几位媒体朋友的陪同下,姗姗来迟步入汤公馆——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汤宽义先生出生在沈阳,家住皇姑区沙河子,著名冰雪派书画家。他告诉我们,从小父亲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来来来,我和你说说你太爷汤二虎的事!”老人给他讲当年汤二虎如何在沙河子一带起事的故事,家中现在还有祖辈们留下的物件和照片。虽然,这些对真正汤家后代的他,却都不以为然。但是,官宦家族的基因倒让这位大师级的书画艺术家血液里流淌着与生俱来的霸气和豪迈。我们从他创作中的大气磅礴中略见一斑。

也许是性格使然。汤宽义先生做人低调,无所而求,难怪我们在寻找汤家后人时,遗漏了一些细节,才舍近求远去抚顺寻找另一位误为汤玉麟后代的汤姓画家啦(本报2—3期均有详尽连续报导)。

汤宽义先生不但大加赞扬今天的汤公馆文物保护做出的功绩,上千万元的投入把一个即将惨遭厄运的小楼保护性利用的堂皇富丽井井有条,还对装饰格调高雅、港式粤菜做的如何地道,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席间,汤宽义先生还透露出一些鲜为人知的汤家秘密,兴致所至随挥毫疾书潇洒写下“山高水长祖风宗情”八个字赠送汤公馆。从而,更增加了我们继续探索、挖掘汤公馆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汤家书法一脉相承

山高水长血脉相传

汤玉麟的“山高水长”:

别看汤玉麟鲁莽,他却粗中有细。一次,他陪张作霖出席一个酒会。日本人知道张作霖斗大的字识不了几个,想让大帅现场出丑,提出要大帅的书法墨宝。张作霖不管这一套,看着身边的汤玉麟,心里便有了底。挥毫疾书,写了“虎”字,落款为“张作霖手黑”。一旁的秘书着了急,低声说“墨”字少了个土。张作霖却把眼睛一瞪:“我还不知道‘墨’字下面有个土。这是写给日本人的,不能带土,这叫‘寸土不让’。”有心的汤玉麟回去就在公馆的书房里,放了张八仙桌,每天与文房四宝打起交道。请来书法名家,精心练起书法。后来雕刻在凤凰山巨石上的“山高水长”早成绝笔,起缘正是从这里开始。

汤玉麟的确是一个传奇人物,在辽宁近代史有一定位置。但他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他的书法。刻于丹东凤凰山进山路左侧山路溪畔巨石上的“山高水长”近百年来,四个大字至今仍风采依然,“山高水长”是汤玉麟当十一师师长的民国十四年(1925年)驻防丹东一带时所题。其字拙朴大方,丰满中颇具筋骨,其笔画结构,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力透石背,到现在还照样从中可见笔力深厚。

汤宽义的“山高水长”:

走进汤宽义的世界,一个生在沈阳,长在辽宁的东北汉子,关东的沃土滋润他成长,关东的风情铸就了他的灵魂。贵族的传承让他独僻蹊径,以他独有的笔墨技法,创造了他独到的关东山水画,尤其是对雪景的朴实画风。

作为书画艺术家的汤宽义先生,长年不辍专攻北国雪画,细腻表现关东丘陵的雪,是其作品的独到之处。他画雪的技法完全是描摹生动的大自然,以其深厚的传统将雪露之物象尤其最难处理的细碎之处自然天成地表现出来,有近百幅画作被国内外友人收藏,被多家媒体介绍及受邀参展并获奖。

“山高水长祖风宗情”,刚劲、古朴、大气中不难看出汤宽义先生执着的人生历练。或许是汤家祖上

张作霖的八个拜把兄弟是谁?

1907年第一次拜把子是按年龄排位,结成兄弟。结拜成员有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以及张作相八人,结成拜把子。

到1927年,上述部分人死后,张作霖又与张作相、吴俊升、汤玉麟、孙传芳、张宗昌、韩麟春、褚玉璞再次结拜为兄弟。

扩展资料:

1、老大马龙谭、字溪腾,1861年生,当时的职务是奉天巡防营右路统领。军人家庭出身的马龙潭深明大义,文韬武略、才华过人,是个爱国志士。张作霖手握重权后,马龙潭又任东边道镇守使,四洮路总办,为张作霖的稳固统治立下了功劳。在张作霖死后,誓不与日本合作,辞去任何职务并开始隐居。晚年热衷于慈善事业,被人称为“马善人”。

2、老二吴俊升,字兴权,1863年出生,当时的职务是奉天巡防营后路统领。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北京政府免去了张作霖各职,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然而,吴俊升却不听北京政府的,坚决支持张作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宣布东三省独立,后与张作霖在皇姑屯时一起被日军炸死。

3、老三冯德麟,北洋军阀28师师长,干过最傻的就是支持薄仪在北京重登皇位,结果失败被段祺瑞关起来了,还是张作霖将其保释出来,但是却没有任何势力了。

4、老四汤玉麟,笑哈哈的大军阀,可以说是东北一霸主,整个辽宁西部是他的驻防地,曾经救国张作霖,一生没有大志向,拒绝为日本人的傀儡要职,在新中国成立年1949年,结束了一生之路。

5、老五张景惠,在张作霖生前还是比较安分的,但是在九一八之后,便做了汉奸,做了满洲的总理。

6、老六孙烈臣,一生都和张作霖在征战,剿匪,驱俄,曾经和段祺瑞和曹锟争地盘。

7、老八张作相,张作霖的最重心腹,能文能武,甘愿做军师。

蒋介石临终前,宋美龄含泪询问:汉卿,还他自由吗?蒋:不可放虎

1975年4月5日,台湾正值清明时节,缠绵病榻近一年多的蒋介石于凌晨23:50分,因心脏病去世。

去世之前,蒋介石找来蒋经国宋美龄等人, 详细安排了台湾今后何去何从 。

宋美龄借此机会,再次含泪问出那个横亘在夫妻二人间39年的问题: 汉卿……还他自由吗?

蒋介石闭目片刻,答道: 不可放虎 。

宋美龄闻言泣不成声。

中国近代史上,有关张学良的各种理论著作层出不穷。但很少有人能完整概括这位著名“少帅”的一生。

1901年6月4日,张学良出生在 辽宁省台安县城 ,当时仍叫做八角台。

父亲张作霖当时还不是北洋军阀,在山间地头收“保护费”,是个团练长。母亲赵春桂乘坐马车逃难,在 颠沛流离中生下了长子张学良 ,乳名“小六子”。

小六子在堂舅赵明德家中长到5岁后,张作霖归顺清廷,他跟随母亲搬到父亲驻扎的新民府,次年拜崔名耀为老师, 学习四书五经 等中国古典著作。

这一时期,小六子正式取名为“学良”,字汉卿。其 生性顽劣、无法无天的性格让身边人时常胆战心惊 。他本人却不以为意,成日疯玩。

民国成立后,张作霖担任第27师师长,进驻奉天,也就是后来的沈阳。张学良在父亲安排下,先后拜杨景镇、金梁、白永贞为师,东西文化兼学。

白永贞辞官之日曾劝说张作霖,让张学良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 他并不是一个坐屋念书的人 。

1919年,张作霖重开东北陆军讲武堂,张学良正式入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授予 炮兵少校军衔 ,进入东北军部队, 一年便升为上校 。

此后,张学良在军中步步打拼,到 中原大战时已经成为东北军陆军上将 ,是父亲张作霖的左膀右臂。

在此期间,张学良结识了恩师郭松龄、挚友潘友郁等人。东北军在张氏父子的带领下,形成 本土派、留日派、讲武堂派 (也称新派)三大势力。张学良成为讲武堂派的领军人物。这也为后来 东北内乱埋下了祸根 。

1925年,郭松龄因 反对与日本签订密约,起兵讨伐张作霖 ,被得意门生张学良击败,最终死于留日派杨宇霆的算计之下。

潘友郁因涉共,被张作霖下令受刑就死。张学良万般无奈之下,只得 亲手处决了潘友郁 。

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组织 安国军政府 ,自任陆军大元帅,张学良以陆军上将的身份跟随左右, “少帅”之名全国皆知 。

此时南京的蒋介石已经基本掌握军政大权,于1928年再次兴兵北伐。奉军节节败退,张作霖担心被后人痛骂卖国贼, 拒不执行与日本签订的密约 ,于1928年6月3日离开北京。

6月4日,他在返回奉天的路上被关东军炸成重伤,勉强回到大帅府便即去世。 张学良的生日从此就成了父亲张作霖的忌日 。

得知张作霖受伤,日本多次派林权助等人前来刺探情况,被张作霖夫人与长房媳妇于凤至联手打发。

拖到6月17日,张学良 化装成炊事兵从北京赶回奉天 ,稳住部下人心,待一切事情都妥善解决后,他才在21日对外发布讣告,正式宣布张作霖死亡。

1928年7月3日, 27岁的张学良就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 ,军政大事的重担便全部落到他的肩膀上。

张学良出任东北最高实际领导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 如何解决日本、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特权 。

他首先设计处死了阴谋夺取东北政权、勾结日本出卖东北利益的杨宇霆、常荫槐等旧派元老,接着亲自 组建东北航空司令部 ,出任航空司令,把东北空军重新编制为5个航空大队。

1928年8月,张学良成立海军院校, 培养东北自己的海军 ,在葫芦岛、青岛、哈尔滨三地建立海军基地。短短几年,东北就拥有了一支 海陆空三军齐全 的现代化部队,并有 步、骑、炮、工、装甲、 汽车 、通信等协同作战的多个兵种 。

在当时,这样的军队,全中国除了蒋介石,就 只有张学良拥有 。

面对日本人步步紧逼的局面,张学良为了不让东北落入日本手中,他在解决杨、常二人后, 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 ,服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听从调配。

张学良命令军队换下北洋政府的五色国旗,升起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由此, 中华民国完成形式上的统一 , 日本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最终破产 。

为了嘉奖张学良在东北易帜一事上所做的努力,1928年12月30日,南京政府任命 东北军将领汤玉麟为热河政府主席 ;31日,任命张学良为 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全军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

令蒋介石深感忌讳的是,张学良的部队并非是无源之水。张家父子经营东北几十年,在东北大地上形成了 十分完备的运输体系和工商业体系 ,军工产业与兵工业也井然有序持续运转。

加上张学良制定的“ 裁兵殖边 ”、改革金融信贷政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人民生活相对稳定,东北俨然是 战争年代的“独立王国” 。虽有日本虎视眈眈,但总体仍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这令蒋介石忧心不已,为了 削弱其控制力 ,他 鼓动张学良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特权 。

张作霖生前曾与日本人口头约定租借满蒙铁路,张学良上位后果断拒绝。有关密约的一切协议, 凡没有落实到纸面上的,一概不认 。

苏联方面,原本列宁同志宣布放弃沙俄时期在中国东北获取的一切特权,他去世不久, 斯大林宣布苏联继续保有中东铁路等相关特权 ,但张作霖绝不承认。

张学良接替老帅的位置后,一方面 年轻气盛 ,另一方面 受到南京蒋介石鼓动 ,为夺回中东铁路,于1929年8月18日在黑瞎子岛附近与苏联交战,历时100多天。史称“ 中东路事件 ”,在当时震惊中外。

这场战役中,东北军死伤近一万人,苏军仅伤亡不到1000。12月20日,在美国调停下,张学良 被迫与苏联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 ,承认中东铁路中苏合办。黑瞎子岛也从此为苏联所占。

东北军在此战中损失惨重,张学良的 个人威望也受到影响 。

与此同时,驻扎在东北土地上的关东军大本营 摸清了张学良的底细 ,开始频频制造事端,挑衅东北军底线。

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炮制了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契机, 在6个月内占领了东北全境 。

张学良奉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率领30万东北军撤退入关,被全国人民痛斥为“ 不抵抗将军 ”。

在蒋介石的暗示下,1933年4月,张学良宣布辞职,经上海出访欧洲考察。

这一时期,他有感于自己 处处上当、次次蒙冤 ,沦落至此,便痛下决心 戒掉毒瘾,终身不复吸 。

张学良出国后,他留下的30万东北军义愤填膺, 人人痛骂蒋介石刻薄寡恩 ,称“他”用得着人就用,用不着就一脚踢开,“太不够朋友”。

群情激奋下,蒋介石传达到东北军的命令也往往被刻意忽视,张学良的忠实部下于学忠、何柱国、万福麟、王以哲等人以各种名义 拒绝听从调配 ,令他十分恼火。

在此情形下,蒋介石 不得不重新启用张学良 ,于1933年底召回张学良,仍命他继续接管东北军, 开赴西北“剿共” 。

然而令蒋介石失望的时,张学良接管东北军后,陕北的红军仍是越打越多,东北军在劳山等地连续几次惨败,使张学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不再信任蒋介石那套“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

为了更好地与红军打交道,张学良开始 秘密接触共产主义的相关书籍 与理论著作,并结识了几位 私下与共产党有往来 的国民党军官。

张学良西北“剿匪”的同时,华北局势日渐紧张, 日军一路南下疯狂攻城略地 ,展开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各地学生运动与工人罢工运动风起云涌。

在联共抗日呼声持续高涨的形势下,蒋介石依然不为所动,平定两广事变后便 乘专机飞往西安亲自督战 。

此时, 张学良的东北军 与 杨虎城的西北军 、 共产党的红军 秘密达成联合抗日协议,在整个西北形成了“ 三位一体 ”的局面,这令蒋介石感到心惊。

他一再督促张学良出城剿共,并威逼张学良,如不服从命令,将 调东北军南下安徽福建 ,另派中央军前来剿共。

张学良多次苦劝未果,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产生 替换张学良、分解东北军 的念头。

张学良正在犹豫是否兵谏时,杨虎城找到他,提醒张学良时间已经不多,如继续拖下去, 怨气冲天的西北军很可能哗变 ,届时事态会更加不可控制。

1936年12月12 日凌晨5点,临潼华清池边上响起了枪声。

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苏联、美国等多方代表纷纷进入西安, 尽力保全蒋介石 ,以免更大的政治危机爆发。

由于当时蒋介石在国内仍有很高威望,普通民众不明所以,误以为张学良为 一己私利扣押蒋介石 。事变发生一个月内,张学良受到了 前所未有的舆论攻击 。在国际上,苏联和美国也对张学良的行动表示不认可。

关键时刻,张学良终于盼到 延安方面的代表周恩来进入西安 。随后,周恩来与南京代表宋美龄、美国代表端纳等人见面,三方经过协商,最终 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深感内疚,表示愿意 送蒋介石返回南京 。这一决定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延安方面,当周恩来得到消息后紧急赶往机场,却只看到了飞机远去的影子。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到达南京,一下飞机, 戴笠就派人秘密“护送”他入驻公馆 。

6天后,南京军事法庭以犯上作乱的罪名判处张学良 10年有期徒刑 ,蒋介石“大度”表示赦免其罪,张学良被送到奉化溪口“读书”。

在整个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时期,张学良再也 没有机会走上战场抗击日本、报效祖国 。

蒋介石的出尔反尔行为激起各方抗议。

全国解放前夕,周恩来曾计划 用蒋介石盟兄弟张群交换张学良出狱 ,却因不可抗力最终失败。

至此,大陆方面,最后一次拯救张学良的机会失去。

蒋介石败走台湾后, 宋美龄就主动承担了保护张学良的使命 。

宋美龄与张学良相识很早。1925年,南京路大屠杀震惊朝野,还是东路军总司令的 张学良奉命进驻上海,调停中外冲突 。在一次鸡尾酒会上,遇到了上海滩大名鼎鼎的第一名媛宋美龄。

两人一见倾心 ,张学良惊叹于宋美龄的知性温雅、美貌博学,宋美龄惊叹张学良的优雅迷人、绅士风度。

在之后的数月里,宋美龄与张学良结伴出入各种场合,成为 上海滩一大风景 。

张学良晚年回忆宋美龄,还不无幽默地表示,如果自己当时没有太太,一定会猛追宋美龄。

1927年12月,蒋介石在上海与宋美龄结婚。婚后夫唱妇随,宋美龄对蒋介石可说有情有义,但在对待张学良的问题上, 宋美龄表现出极为强悍的态度,想方设法保护张学良的人身安全 。

1936年西安事变后,宋美龄极力向张学良保证,他来南京后, 自己一定会保他安然无恙 。

但随后蒋介石就扣留了张学良。这使宋美龄感到十分内疚。她以自己掌握了蒋介石诸多秘密为由, 要求丈夫务必留下张学良的性命 。

此后,在张学良最为艰难的岁月里,宋美龄始终挂念着张学良的安危,及时为他 送来各种生活必需品 ,两人以书信联系,引为毕生知己。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学良在台湾多次搬家, 身边特务始终如影随形 。长久郁闷之下,他与陪伴身边的赵四小姐情投意合,在60年代结为夫妇。

远在美国的发妻于凤至为了 保全张学良性命 , 签署了离婚协议 。

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病逝,离开人世前, 他仍对囚禁39年的张学良忌恨不已。

宋美龄询问如何处置张学良,已经性命垂危的蒋介石回答她: 不可放虎 。

仅仅四个字,却足以看出蒋介石到死都对西安事变耿耿于怀,并未真正放下。

蒋经国虽对张学良怀有好感,两人在溪口时也有过促膝长谈,但父命难违,他仍是 遵从遗嘱,继续关押了张学良十年 ,直到1988年蒋经国本人去世。

蒋经国晚年,张学良虽未正式获得自由,但 行动比从前自由了很多 。1990年后,张学良终于恢复自由身。

赵四小姐去世后,他定居美国夏威夷。

2001年, 101岁高龄的张学良安然去世 。

至此,这位曾以 兵谏改变中国近代史 、极具传奇色彩的 民国“少帅” 带着无数秘密离去,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页泛黄的史历: 1936 年。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你是这样的人——回忆周恩来口述实录》连载 张学良说,我佩服的人里周恩来是第一个》

2、央视网:《蒋介石向张学良下过不抵抗命令吗?》

3、央视网:《张学良小传》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