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香港左派女星-香港姓左的男演员

香港左派女星-香港姓左的男演员

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13 15:43:12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查理卓别林的资料,可以到哪里查找?
  • 2、九十年代的电视剧,港台片,女主角的女儿叫启慧。剧名叫什么来着?
  • 3、请有这方面知识的朋友谈谈关于香港电影近些年来的发展以及相关信息
  • 4、谁知道香港电影公司邵氏电影的资料?
  • 5、悬赏:关于粤语书面语和白话
  • 6、全世界目前有哪些比较好的左派大学

关于查理卓别林的资料,可以到哪里查找?

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全名为查尔斯·斯潘塞·卓别林爵士,Sir Charles Spencer Chaplin Jr,不列颠帝国勋章佩戴者),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喜剧演员及反战人士,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导演,尤其在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跃。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著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卓别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个外貌流浪汉,内心则一幅绅士气度、穿着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和鞋、戴着一顶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着一撇小胡子的形象。在无声电影时期卓别林是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编写、导演、表演和发行他自己的电影。从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孩童演员登台演出到他88岁高龄逝世他在娱乐业从事了70多年的生涯。从狄更斯式的伦敦童年一直达到了电影工业的世界顶端,卓别林的一生是20世纪最引人瞩目的一生之一,他本人成为了一个文化偶像。他一生中私生活和公众生活的高高低低受到了有些人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其他一些人的严格批判。

[编辑]童年

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伦敦南部地区的一个演艺家庭,父母都是艺人。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他的父母就分居,查理与他的同母异父的哥哥西德尼·卓别林随他们的母亲生活。1896年他的母亲失业,兄弟两人被送入伦敦兰贝斯区的一个少年感化院。几周后他们又被送入一个收养孤儿的学校。卓别林12岁半时,父亲酗酒去世,母亲患精神病,最后被送入一个精神病院。当时西德尼和查理不知道他们还有一个被父亲抚养大的同母异父的兄弟,后来这个兄弟在查理·卓别林在好莱坞的制片厂中工作。1920年查理·卓别林将他的母亲接到美国,1928年母亲在好莱坞逝世。因父亲早逝,母亲又患神经病,年幼的卓别林被送进贫民孤儿学校。7岁后,他离开了孤儿学校,成了一名流浪儿。他当过报童、杂货店小夥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吹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

[编辑]舞台生涯

1894年卓别林五岁时在伦敦的大剧院代替他的母亲首次登台表演。他小时候曾生过一次大病,数星期躺在病床上,晚上他的母亲在窗前给他表演外面发生的事情。1900年他的哥哥为他在在伦敦竞技场上演的哑剧《灰姑娘》中扮演一只戏剧性的猫的角色。1903年他获得了一个新角色,后来不久他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正式角色,扮演《歇洛克·福尔摩斯》中的一个报童。直到1906年他扮演这个角色。此后他在一个杂技团里工作,次年在弗莱德·卡尔诺(Fred Karno)的喜剧团里扮演小丑。

[编辑]美国

根据美国移民纪录查理·卓别林是于1912年10月2日随同卡尔诺哑剧剧团进入美国的。当时卡尔诺哑剧剧团的成员还包括斯坦·劳雷尔,卓别林和劳雷尔在旅店里分享一屋。后来劳雷尔回到英国,而卓别林则留在美国。当时电影导演麦克·塞纳特看到卓别林的表演后在雇用卓别林。卓别林在那里与喜剧演员玛布尔·诺曼德合作。1914年到1923年间,卓别林拍摄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哑剧技巧、完美的银幕形象成为闻名世界的喜剧演员——事实上他可以说是第一名世界明星。卓别林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这样他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电影。

[编辑]初探电影导演

1918年卓别林创建了他自己的好莱坞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对自己的电影的艺术和经济上的控制。在此后的35年中他使用这个独立性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这些作品至今不失其娱乐价值和影响力。其中包括短喜剧《狗的生活》(1918年)和《发饷日》(1922年)。长的作品有《从军记》(1918年)和《朝圣》(1923年)。此外还有他的无声电影经典,其中包括《寻子遇仙记》(1921年)、《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和《马戏团》(1928年)。

有声电影被发明后他还拍了两部他最著名的无声电影《城市之光》(1931年)和《摩登时代》(1936年),此后他转向有声电影。在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中他自己配音乐和声音效果。《城市之光》是卓别林喜剧因素与情感交配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詹姆斯·艾吉1949年写道,这部片子的结束部分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段表演。

卓别林的有声电影包括《大独裁者》(1940年)、《凡杜尔先生》(1947年)和《舞台生涯》(1952年)。

《摩登时代》虽然是一部无声电影,但是实际上它包含声音,比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声音。卓别林以此来帮助1930年代已经不习惯看无声电影的观众来熟悉无声电影中观众听不到对话。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卓别林的上司观察他在卫生间里偷偷地抽烟。这个情节比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的一个类似的情节早了十多年。奥威尔可能是受到卓别林电影中这个情节的启发。《摩登时代》也是第一部可以听得到卓别林本人的声音的电影。电影结束时他哼的那支歌是他自己亲自哼的。虽然如此这部电影一般被看作依然是一部无声电影。

[编辑]联美公司

1919年卓别林与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和戴卫·沃克·格里菲思等人一起组织成立了一个电影发行公司联美公司。他们的意图在于逃避好莱坞正在形成的制片公司系统中发行公司和资助人不断增强的权利。联美公司的成立和他自己的制片公司保障了卓别林对自己的作品的完全控制,保障了他的独立地位。直到1950年代初他任联美公司的理事。

虽然从1927年开始有声电影出现后就很快占据了电影主流,但是在整个1930年代内卓别林始终拒绝拍有声电影。卓别林本人多才多艺,他为他1952年的《舞台生涯》编排舞蹈,为1928年的《马戏团》写了主题歌。他的著名的歌包括《微笑》,后来纳特·金·科尔演唱这首歌非常出名,此外《舞台生涯》的主题歌也是他自己写的。

[编辑]大独裁者

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是专门针对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主义所制作,并於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参战的前一年发表。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这部影片的诉求相当大胆。它生动地写明纳粹主义的丑恶,并塑造一个生动的犹太角色,描写他遭受到的迫害。卓别林在这部电影中同时扮演了一位类似(包括面目形状上的类似)希特勒的纳粹独裁者和一位受纳粹主义残酷迫害的犹太理发师。酷爱电影的希特勒看了这部电影两次(希特勒个人的影院征求的影片的纪录尚存)。此外希特勒与卓别林的生日只差四天(希特勒出生於1889年4月20日)。

[编辑]政治

卓别林的政治观点始终倾向左派。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他的政治见解相当缓和,但是在1940年代的美国(加上他的影响力、他的知名度以及作为一个外国侨民)许多人认为他的政治观点是非常极端、非常危险的。在大萧条前卓别林的无声电影的政治性不强,他的流浪汉的角色只不过是贫困,有时与法律发生冲突。卓别林1930年代的电影就非常政治化了。《摩登时代》描述了工人和穷人在工业社会中的不幸状态。1940年的《大独裁者》最后的一段演讲批评了爱国民族主义受到了强烈的反对。卓别林于1942年公开要求帮助苏联在欧洲开辟一个第二战场也是一个非常受争议的事件。1947年的《凡杜尔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评资本主义,在许多美国城市里发生了抗议这部影片的事件。1957年卓别林在欧洲拍摄了《纽约王》,使用幽默的手段来讽刺五年前导致他被迫离开美国的政治迫害和人心惶惶的多疑。拍了这部影片后卓别林丧失了拍公开的政治性电影的兴趣,他说喜剧演员和小丑应该不政治性,应该“站在政治之上”。

[编辑]麦卡锡主义

尽管卓别林非常成功,而且从1914年至1952年始终住在美国,但他是一直保持着他的英国国籍。在麦卡锡主义时期,他被指责从事“非美行为”,并怀疑倾向共产党。约翰·埃德加·胡佛下令联邦调查局秘密收集卓别林的情报并建立了一个秘密档案,胡佛还试图将卓别林驱逐出境。1942年卓别林呼吁打开第二欧洲战场后联邦调查局对卓别林的压力加强。1940年代末这个压力达到顶点,美国议会威胁要审问他。但是最后这个威胁没有变成现实,可能是因为反对他的政治家怕他讽刺和嘲弄审问者的才能。

1952年卓别林离开美国,他本来打算短暂访问英国家乡。胡佛听到这个消息后与美国移民归化局商议取消卓别林的入境允许。卓别林决定留在欧洲,他定居瑞士沃韦。期间游历各国,受到了毕加索、英国女王、法国总统、赫鲁晓夫、周恩来等人的接见。1972年他与他的夫人短暂回访美国来领取奥斯卡荣誉奖。尽管他是受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邀请回到美国的,美国当局只给他发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一次性入境签证。不过此时美国公众里反对卓别林的政治情绪已经消失了,他的回访非常成功。

[编辑]奥斯卡金像奖

卓别林两次获得奥斯卡荣誉奖。在1929年5月16日奥斯卡金像奖首次被颁发时还没有今天的投票程序,而且各项奖励之间的区别也非常模糊。卓别林本来因他的电影《马戏团》被提名为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喜剧导演,但后来他的提名被撤回,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决定因他在“《马戏团》片中在表演、协作、导演和制片各方面表现出来多样性和天才”而授予他特殊奖。唯一的另一部获得特殊奖的影片是《爵士歌手》。

44年后卓别林于1972年末为他对“本世纪的电影艺术所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获得了第二次荣誉奖。卓别林重返美国,除了获奖外他还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历史上最长的起立致敬。在明星群聚的会场内观众整整起立鼓掌了五分钟。

卓别林还为《大独裁者》被提名为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为《凡杜尔先生》被提名为最佳原创剧本。在卓别林本人拍电影的时期里他对奥斯卡金像奖表示小看。他的儿子小查理写道卓别林开玩笑将他1929年获得的金像奖当作制门器使用,因此在1930年代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人对他非常不满。

卓别林最后的两部电影是《纽约王》(1957年)和索菲亚·罗兰和马龙·白兰度上演的《香港女伯爵》(1967年)

人们往往忽视卓别林还获得过一次奥斯卡金像奖,1973年他为他1952年与克莱尔·布卢姆一起拍的《舞台生涯》获得了最佳最佳原创音乐奖。片中巴斯特·基顿也登场,这是这两位大喜剧家唯一的一次同时露面。由于卓别林当时面临的政治困难,这部电影始终未在洛杉矶上演,而这是被提名的条件之一。这个条件直到1972年才达到。

[编辑]关系

[编辑]埃德娜·普文斯

埃德娜·普文斯是卓别林电影中的第一位主要女演员。两人在1916年到1917年间有过一段浪漫关系,这段关系可能于1918年中止。1918年末卓别林与米尔德里德·哈里斯结婚后两人关系恢复的可能性就消失了。到1923年为止普文斯依然是卓别林电影中的主要女演员。直到1958年她逝世普文斯受雇于卓别林。两人说到对方时始终感情非常好。

[编辑]米尔德里德·哈里斯

1918年10月23日29岁的卓别林与16岁的《绿野仙踪》的女主角米尔德里德·哈里斯结婚。婚姻是在哈里斯慌报说她怀孕后达成的。两人有一个孩子,但他在婴儿时期就死了。1920年两人离婚。离婚时卓别林称哈里斯与以勾引年轻女演员著称的艾拉·内吉姆瓦有女同性恋关系,而哈里斯则称卓别林嗜性成瘾。

[编辑]宝拉·纳格瑞

1922到23年间卓别林与女演员宝拉·纳格瑞之间有过一段很公开的关系。纳格瑞当时刚刚从波兰到达好莱坞。这段时好时坏的关系在九个月后结束了。它有点像现代好莱坞影星的关系的前例。与他的其它关系相比卓别林与纳格瑞非常特殊,非常公开。

[编辑]丽泰·格雷

在准备拍摄《淘金记》时35岁的卓别林与16岁的丽泰·格雷发生了关系。格雷怀孕后两人于1924年11月26日结婚。他们有两个儿子:小查理·卓别林(1925年—1968年)和西德尼·厄尔·卓别林(1926年—)。1928年两人离婚非常痛苦。卓别林必须向格雷付当时纪录性的82.5万美元。这场公众瞩目的离婚,加上一场税收上的纠纷使得卓别林的头发都变白了。法庭记录被公布,其中含有许多隐私的细节,这导致了一场反对卓别林的运动。卓别林的传记作者乔斯·米尔顿在卓别林的传记中写道说这场婚姻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的灵感来源。

[编辑]保利特·戈达德

从1932年到1940年卓别林与女演员保利特·戈达德之间有一段浪漫的和职业的关系。戈达德在这段时间里大多数时间里住在保利特·戈达德在比佛利山庄的家里。卓别林“发现了”戈达德并让她在《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中演女主角。据说由于戈达德拒绝阐明她与卓别林之间的关系是她没有获得扮演《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角色的主要原因。两人关系于1940年结束后两人公开说他们于1936年秘密结婚。后来卓别林在私下里说他们从未正式结婚。不论怎么说两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友善地于1942年正式结束。戈达德与卓别林正式离婚,戈达德还获得了一笔离婚费。

[编辑]琼·巴里

卓别林与琼·巴里有过一段短暂的关系。本来卓别林想让巴里扮演一个主角,但是过了不久巴里就开始对卓别林纠缠不休并有精神病的表现。两人的关系因此终止。1943年5月巴里称因卓别林怀孕。血液测试表明卓别林并非孩子的父亲,但是法庭拒绝允许血液测试作为证据,因此卓别林被判直到孩子21岁为止每月要给孩子付75美元。

[编辑]乌娜·奥尼尔

此后不久卓别林遇到了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乌娜·奥尼尔。两人于1943年6月16日结婚,当时卓别林54岁,而奥尼尔只有18岁,此后奥尼尔的父亲没有再与他女儿说过话。两人的婚姻生活非常长,也非常幸福,两人在对方身上似乎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奥尼尔找到了一个爱自己的父亲角色,而卓别林则找到了一个忠实于自己,并在他在公众中的信誉不断降落的时候安慰自己的人。两人共有八个孩子,三个儿子克里斯托弗、尤金和迈克尔和五个女儿杰拉尔丁、约瑟芬、简、维多利亚和安娜特-埃米利。卓别林逝世后乌娜还活了十四年,但是她对卓别林之死非常悲痛以至开始酗酒。

其女儿维多利亚‧卓别林现为著名马戏艺人,创立「隐形马戏」,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

[编辑]封爵

1975年3月9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别林不列颠帝国勋章,由此将他提升为爵士。1931年和1956年就已经有人提名将卓别林封为爵士了,但当时的保守派政府反对此举,因为他们怕这会影响到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关系,此外当时英国正在准备入侵苏伊士。

[编辑]逝世

1977年圣诞节卓别林在瑞士沃韦中风逝世,享年88岁。他被葬在沃州科西埃-苏尔-沃韦的墓地中。1978年3月1日有人盗走了卓别林的遗体并以此试图向他的遗人要钱。但是盗墓者被捕,十一周后他的遗体在日内瓦湖附近被寻回。今天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编辑]其它争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媒介批评卓别林没有参军。卓别林称他报名了,但是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落选。卓别林在战期内募捐了许多钱,并于1918年拍了一部喜剧性的宣传片。据说关于他参军的争论导致他没有在1930年代初被封爵。

卓别林一生中始终有关于他是否有犹太血统的争论和断言。1930年代纳粹宣传中称卓别林为犹太人,1940年代联邦调查局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点上(原因不明)。这个争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有关于犹太人在电影工业占支配地位的狂想。卓别林的同母异父兄弟西德尼是半犹太人,[1]但不信犹太教。卓别林本人有犹太血统的说法毫无根据。卓别林本人生前从未讨论过这个问题,也拒绝否定说他是犹太人。他说这样做只是为“反犹分子提供了证据”。他常说假如他有犹太先裔的话他将感到骄傲,因为“所有天才均有犹太血统”。在《大独裁者》中他大胆地描写对犹太人的迫害就体现出了他的这个观点。

在1924年制片人托马斯·英斯死在威廉·蓝道夫·赫斯特的游艇上的事件中卓别林被牵连在里面。这个事件是好莱坞的一个未解之谜之一,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了。2001年这个事件被拍成电影《猫咪喵》。

卓别林毕生受年轻妇女的吸引是他受批评的原因之一。他的传记作家将这个习惯规于他青年时代在伦敦大剧院遇到的初恋海蒂·凯利。卓别林喜欢发现和引导年轻的女影星。除米尔德里德·哈里斯外他所有的婚姻和重要关系都是这样开始的。

[编辑]后事

在沃韦的卓别林纪念馆前有一座卓别林像。伦敦的莱斯特广场上的卓别林像是这座像的复制品。

卓别林除其它众多荣誉外还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有一颗星(由于1950和60年代对卓别林的政治倾向的批评直到1970年代他才获得这颗星)。1985年英国发行了一张纪念他的邮票。1994年美国也发行了一张邮票纪念他,这张邮票上卓别林的肖像是漫画家阿尔·赫施费尔德画的。

1992年理查德·阿顿伯罗导演了按照卓别林的传记改编的电影《卓别林》,电影中罗伯特·唐尼饰卓别林,卓别林的女儿杰拉尔丁饰她自己的祖母(即卓别林的母亲)。

2001年英国喜剧演员艾迪·伊扎德在《猫咪喵》中饰卓别林。

从1960年代开始就一直有人将卓别林的电影与巴斯特·基顿的电影作比较。两人的电影在风格上相差很大。卓别林的电影非常强调情感,而基顿的电影则非常诙谐。卓别林在制片上非常传统,强调表演,而基顿则不断创新,非常大胆。从历史角度上来看卓别林是所有其他人(包括基顿)的先驱。除健康的同行之间的竞争外两人对对方均非常尊重。基顿将卓别林称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喜剧演员和喜剧导演。卓别林对基顿也非常赞赏,1928年他反对基顿参加米高梅公司,后来证明此举非常糟糕。在《舞台生涯》中卓别林专门为基顿写了一段情节,基顿是1915年以来卓别林的首位屏幕喜剧伙伴。

1999年,他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第10名。

[编辑]轶事

在《上海武士》(台译:皇家威龙)中年轻的卓别林不但看到成龙在打斗时利用场景和东西的退敌技巧,而启发他日后利用场景的表演技巧,另外他躲在成龙和欧文·威尔逊扮演的角色所坐的马车下一起回到美国,而且还涂上日后有名的小胡子打扮。

卓别林在美国成名后在美国出现了许多“最像卓别林的人”的比赛。鲍勃·霍普曾在一次这样的比赛中获第一,卓别林本人则在一场这样的比赛中失败。

1930年代初卓别林与路易斯·布努埃尔是朋友。

在2005年的“喜剧家的喜剧家”的大选中卓别林被同行选为最伟大的20名喜剧家之一。

卓别林终身是无神论者。宗教在他眼里只有被开玩笑的分。他有一次取笑说:“我愿意扮演耶稣,我最适合这个角色了因为我是一名喜剧演员。”

卓别林晚年非常喜欢班尼·希尔的作品,希尔本人是卓别林作品的热衷者。1991年希尔受卓别林家人之邀访问卓别林的故居时发现卓别林收藏了许多他的录像带而大受感动。

[编辑]主要作品年表

美国 1915-流浪汉

美国 1917-安乐街

美国 1918-夏尔洛从军记;狗的生活

美国 1921-寻子遇仙记

美国 1923-巴黎妇人

美国 1925-淘金记

美国 1928-大马戏团

美国 1931-城市之光

美国 1936-摩登时代

美国 1940-大独裁者

美国 1947-杀人狂时代;凡尔杜先生;杀人的喜剧

美国 1952-舞台生涯

美国 1963-三十欢乐世界

英国 1967-香港女伯爵

查理·卓别林

长篇电影:蒂丽恋情哀史, 小孩, 巴黎一妇人, 淘金记, 马戏团, 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

大独裁者, 凡尔杜先生, 舞台生涯, 纽约王, 香港女伯爵

短片:新门房, 银幕之后, 移民

九十年代的电视剧,港台片,女主角的女儿叫启慧。剧名叫什么来着?

《乱世香港》,我老妈超级喜欢的,经典剧啊。。没想到这个问题也出现了,呵呵~

拍摄年代 1990 广东电视台电视连续剧

演员

郭昶 , 张青(周碧莹),袁枚(徐燕香)

讲的是周家两姐妹的事,姐姐叫徐燕香,妹妹叫周碧莹,从小失散,姐姐流落民间,做女佣女招待过活,而妹妹在国外受教育,回来成了当红女明星,姐妹两人各有一块玉佩是由一块翡翠雕成,可以拼在一起对上花纹。周老爷有个很忠诚的管家。周的二太太即周碧莹生母,为谋夺遗产诬陷大太太即徐燕香生母和管家通奸而徐是通奸所生,周中计即写遗嘱将遗产都留给大太太,并将管家、大女儿和大太太都赶走。二太太随即和情夫谋害周老爷,周老爷临死前被前管家和袁牧师发现,修改了遗嘱,原遗嘱作废,并将遗产留给两个女儿,由两枚玉佩拼起来才可取出(而且需要唯一见证人即他生前管家的签名),但是如果在最后期限前玉佩没能拼接起来,遗产将捐给慈善组织。这个秘密只有管家、袁牧师知道,要由管家去寻找已经失散的徐,两人都找到后才对外公开遗嘱,其他人都不知道玉佩的作用。 姐姐做女佣期间,被张仲怀强奸,生下一女琦慧,含恨离开,做女招待,并和一家具设计师相恋,但是该男在乡下有一个很粗俗的妻子,更不幸的事,他竟是张仲怀的哥哥,两人决定在一起的时候,张仲怀到场,他卑鄙的通知乡下的嫂子,此时,周碧莹委托定做一张桌子,该设计师呕心沥血完成后,却被告知退定,一气之下病倒了,此时乡下妻子到来,在张仲怀的挑拨下不给钱治病,含恨死去。此时,周碧莹与导演(只记得姓刘)相恋,并订婚,但在拍新剧时,与一风流男星(程前饰)在拍戏间隙拥吻,被刘看见,取消婚约,所拍戏似乎是封神榜,周演妲己,饰演姜皇后的是一个清纯女子小敏,刘在拍戏间隙与小敏调笑,被周看见,拍戏时假戏真做打了小敏,刘与周闹翻,并宣布娶了小敏,生有一女。 下一段开始讲日本进中国,张仲怀与周碧莹勾搭到一起,成为汉奸,而刘是抗日左派,周始终对小敏怀恨在心,将其骗入日本人的屋子,小敏持剪刀自杀身亡。徐一直隐瞒被张强奸真相,向外人说琦慧是她小妹。张仲怀眼馋琦慧美色,又想恃强抢走琦慧,徐只得安排琦慧乘船逃离香港,逃走前张赶到想抢回琦慧,徐无奈向琦慧和张坦白琦慧是她和张的亲生女儿,张知道后也只好放琦慧去国统区。此时周探听到遗产的秘密在袁牧师手中,为获取秘密张仲怀、何贵堂进入袁牧师家里,张先闯入内室强奸袁牧师的独生女儿袁贞德。何在外头杀光了袁牧师全家人除了袁贞德。周身穿和服为日本人表演,此时日本兵败投降。 第三部分讲本是张仲怀手下小混混的何贵堂,因一个偶然机会替国民党办了一件机密大事而摇身一变成了有权的绅士,并娶了袁贞德。张仲怀成为被通缉的汉奸,何贵堂又因为他知道自己杀了袁全家的秘密,追杀了张。周碧莹躲在暗处目击到被杀场景,而杀手们只看到一个穿蓝旗袍的女子身影,开始追杀,为了自保,周骗自己的一个女友(一位正义警官忘了叫什么之妻miss康妮)身着蓝袍出现在杀手的视野里,惨遭杀害。此时,何贵堂发现从袁贞德处探知不到遗产的秘密,便与周碧莹向袁牧师的助手下手,借口邀他拍戏,拍下他与一女子的亲热照,借此要挟已有妻子的他交出文件,至此二人只晓玉佩的秘密。而被骗一起拍亲热照的那名女子正是当年小敏的女儿,可惜她只是一心做明星梦的傻丫头。徐燕香的女儿琦慧自国统区回来后当了刘手下的演员,与徐的一个伙计相恋,却遭周作梗,嫁给了周的表弟,该人被周何收买后,寻找玉佩,最后却发现已经辗转到了小敏女儿的手中。最后,何和周各自拿到玉佩,何逼迫管家写下领取巨款的担保签名,管家自知将死,临死前趁何不备留下隐蔽讯息给周告知何将杀她。周何拿到两块玉佩时,周看到讯息,随后在何的水中加入了安眠药,但最终没忍心杀何而逃走,途遇来找寻的徐。周徐姐妹相认,想共同去领取遗产(这天是领取遗产的最后一天),醒来的何赶上来在夺走玉佩,将周推下水然后在水池通电将其致死,徐也被打伤晕去。徐醒来后赶回,夜晚的灯光下,徐、何、赶来缉拿何的正义警官带领的一群警察在三岔路口同时到达(全剧终,最终结果没有明示,但可以想象到应该是徐终于获得了遗产,何受到应有惩罚)。

请有这方面知识的朋友谈谈关于香港电影近些年来的发展以及相关信息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者无理残杀中国人民,中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以示抗议。同年6月,大陆的罢工热潮扩展到香港。香港大罢工期间,每天都有商店倒闭,百业凋零,所有娱乐活动,包括电影放映一律停止。这个现象令刚萌芽的香港电影事业夭折。

1926年10月罢工结束,但香港电影事业仍然未能复苏起来,因为有实力的电影工作者都去了广州或上海发展。虽然期间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员,但这都是有名无实,直至1929年末,仍没有一部香港电影生产过。

1930年初,黎北海等创办了香港影片公司,制作出创业作《左慈戏曹》,然后香港才陆陆续续再有电影制片公司的成立,香港电影事业才见起色,得以复苏。

1930年,香港的电影业随着黎北海(黎民伟兄长)创建香港影片公司而开始复苏。不过,真正令香港电影业站稳住脚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伟的上海民新与其他几间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华影业公司”。 “联华”可以说是为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力,是战前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

为了培养人才,「联华」在1931年4月开办演员养成所,教授的课程包括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等,堪称一间电影全科学校。它培训了一批杰出的粤语片导演,如李铁、黄岱等,对香港电影贡献良多。

“联华”香港分厂一向都是拍默片,虽然当时有声电影兴起,创办人却不敢冒险。于是,第一部粤语有声片就由上海天一电影厂的汤晓丹执导拍成,就是《白金龙》。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的电影公司纷纷拍摄有声片。1934年“联华”香港分厂解体,黎北海另创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并导演了一部局部有声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声片《傻仔洞房》(1934)。

进入1935年,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

从1935年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递增,从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过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生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大观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线》。

1936年,社会教育片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除了社教片之外,爱国片在同年增多了产量。当然,故事片在香港电影史上从来也并未受过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编导的《儿女债》。

1937年到1938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生,香港抗日气氛高昂,因此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开拍抗日爱国片,顿时间,爱国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为爱国片。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片产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潮。大观电影厂及其他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遗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残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在这期间,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几部由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问世。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目较战前为少,「大中华」是其中一个较有规模的,因为它拥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华」生产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年,产量却愈来愈少,被迫关门。

总括来说,日本入侵对香港电影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香港电影经历了四年的停产,才在1946年上映了战后首部港产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电影界很多左派人士为了逃避国民党的政治压力,或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国语电影业便愈来愈蓬勃,到了七十代初更达至高峰。

[编辑本段]起飞岁月

★粤语片

香港电影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国、粤语片,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马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五、六十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1/ 粤剧戏曲片

据估计,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部份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馀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五十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2/ 文艺片

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好莱坞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 : 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员:吴楚帆、张瑛、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大概是因为过分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3/ 古装武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人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

4/ 喜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余,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

★国语片

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折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狄龙和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七十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五十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70-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71-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那是由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

[编辑本段]黄金岁月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折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十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七十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李翰祥、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龙、傅声等。1970年的《龙虎门》就是当年「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年,此类古装刀剑片的锋芒其实以较在六十年代逊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

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Lee

籍贯:中国广东顺德出生地点:美国旧金山(旧金山)

出生:1940-11-27终于:1973-7-20

(享年32岁)

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十年代初叱吒一时。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运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而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而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但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片得到重新振兴。

自此,很多电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由于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大家的主导阅读方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片的题材或灵感都是来自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大乡里》(1974)、《新啼笑姻缘》(1975)。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走上大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卖座的喜剧 :《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等等。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演员方面,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种,提到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香港东山再起,大拍风月绰头及骗术奇观电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骗术奇谭》,不但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征着七十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不过,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

新浪潮

1979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等,他们本著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许鞍华执导)、《蝶变》(徐克执导)、《点指兵兵》(章国明执导)。其后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青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边人》(1982)、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数十部作品,都很能表达这些导演对当时社会气象的感觉及情怀。

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警匪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著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而「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弃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亦减至最低,跟后来的港产片标榜卡士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八十年代初,「新艺城影业公司」异军突起,吸纳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炮制一部一部商业挂帅的电影,其中以喜剧为主。这些电影的共通点是以电视台集体创作的模式来度桥创作,充满密集的笑料及动作,一切以迎合观众口味为依归,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及周润发担纲的《英雄本色》、《龙虎风云》等。

除「新艺城」之外,八十年代叱吒一时的电影公司还有「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成立於1984年,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富贵逼人》、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或者都市优皮小品路线 (《三人世界》、《单身贵族》),务求达到片种多元化的要求。

至于「嘉禾电影公司」则继续以成龙作头牌,让他从《师弟出马》、《龙少爷》的功夫小子形像,渐渐成为《A计划》中稳打稳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龙的颠峰之作。

同样是武师出身的「德宝」明星洪金宝却凭《鬼打鬼》(1987) 开创了灵幻片的潮流,之后的《僵尸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风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以至《运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八十年代的十大卖座香港电影之中,「新艺城」占了四部,「嘉禾」占了五部,再加上多产量的「德宝」(1984至1989的五年间,拍制了47部电影)整个八十年代可称为「三雄各据」的时期。

跟七十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相比,我们会发现到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由於太过侧重剧情堆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向化,更遑论什么「作者论」了。有人认为这时期的电影造就明星、扼杀导演、编剧的创作,使香港电影走上穷途没落,加上1989年「?事件」影响经济、影带市道发达等种种因素下,令八十年代末期的香港电影市道滑落。尽管如此,若不以电影质素或创意来衡量,单看票房成绩及投资者的态度,说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实在不为过。

[编辑本段]艰难岁月

综观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基本上仍可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但有从八十年代顺利跨向九十年代的新一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旺角卡门》)、关锦鹏(《胭脂扣》)、陈嘉上(《小男人周记》)等等,还有九十年代的奇迹周星驰、刘德华以及几个国际知名的名字:张曼玉、周润发、李连杰、成龙等等。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于八十年代电影公司大洒金钱,演员一天九组戏的「好景」日子来说,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的确危机重重,阴霾满布。

首先是九十年代初盛行武侠动作片,《黄飞鸿》和《东方不败》)相继掀起打风热潮,一时间李连杰、林青霞成为卖埠保证。可是,依照香港电影的传统,卖座的片种总有跟风者,而当跟风者众、水准参差的时候,亦即该电影类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侠动作片热潮如是,赌片热潮及后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没有例外。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港产片票房连续下挫,西片逐步抬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创下六千万元票房佳绩,98年的《铁达尼号》(Titanic))更以一亿一千万元攀上顶峰,这部映了195天的好莱坞A级大制作还占了「本世纪百部卖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压倒了在八十年代威风一时的「新艺城」作品《最佳拍挡》系列。

另一个令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褪色的原因是「盗版」问题。八十年代录影带市场兴起已经令电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1997年后,盗版VCD更为香港电影市道带来了重击。不少电影在午夜场或首映过后便出现盗版,海关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责任,直至近一、两年,香港政府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海关逐渐加强扫荡,才使盗版VCD活动略为收敛。

香港人挥之不去的「九七问题」,也为香港电影业带来负面影响。港人对「一国两制」缺乏信心,电影界曾多次组团访京,与港澳办及电影局商讨创作自由、版权问题等,亦促请大陆政府开放市场。九七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董建华先生首次在《施政报告》中提到香港电影,并拨出一亿港元开发电影科技及接受资助申请,令香港电影人略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搞得有声有色。

值得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张曼玉、萧芳芳、王家卫先后在柏林、康城等国际影展中获奖,香港电影渐受国际影坛重视。可惜的是,这也导致影圈人才外流,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著名导演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及杨紫琼等巨星级演员亦被好莱坞罗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电影人在亚洲区寻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绩最突出的是在台湾一脱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转型,由脱星变性格演技派,成绩斐然。还有九十年代中期之后,香港掀起日本电视剧热潮,连带电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员参与港产片,其中又以女星为主,包括《星月童话》、《东京攻略》和《阿虎》,当然亦少不得成龙电影里插科打诨的一众日本美女。

九十年代的卖座保证是「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及成龙),周星驰独有的「无厘头」喜剧深得民心,有人认为他的「无厘头」文化和"XX"后港人逃避现实的心态相通,他的作品如《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食神》等等都是九十年代的喜剧经典。近年,周星驰明显减产,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走上幕后之路。

周润发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凭《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坛至尊无上的地位,之后拍了一连串英雄片、动作片,虽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观众缘。近年进军好莱坞,除拍一贯的动作片(如《血仍未冷》) ,还尝试拍如《安娜与国王》这类文艺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归拍港产片之意。

至于成龙则大致维持一年一部大制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对于八十年代的成绩,近年成龙作品已不算大卖),惜在电影风格上难求突破。

导演方面,「双王」王晶和王家卫可谓双映成趣,一个擅拍商业味道极重的电影,更被揶揄为「屎尿屁」导演;一个专挑大明星合并,产量少、艺术味浓,往往得到国际影展的垂青,两人电影风格回异,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创将之一杜琪峰近年颇受瞩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来愈有个人风格。还有凭《香港制造》打出名堂的陈果亦成功地从独立电影导演变为香港主流电影导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顺着世界性的大趋势融入香港电影之中,《风云之雄霸天下》与《中华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动作片《特警新人类》及《紫雨风暴》、《蓝血人》更特别邀请外国特技效果专家设计爆炸场面,令观众叹为观止。

总括来说,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较诸于八十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创作意念及电影制作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小成本制作的独立电影如《过海隧道》、《天上人间》等亦有公映的机会,加上数码电影的冒起,而剧本创作亦得到应有的重视。相信踏入新纪元,香港电影将会追求更高的质素,并带领整个亚洲区的电影业迈向国际影坛。

谁知道香港电影公司邵氏电影的资料?

2楼的,这种问题不用赏我也会回答,并且很乐意。

金像得主我就不太清楚,不过我知道第一届的香港影帝是许冠文,凭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摩登保镖》,第二届的就是洪金宝,凭《提防小子》。

说起嘉禾,就先说嘉禾的老板吧!嘉禾的老板就说当年帮邵逸夫的邵氏电影公司打天下的主要功臣,是一位制片经理,叫邹文怀。由于邹文还知道邵逸夫和独食,跟着他最终还是一位制片经理,所以他背叛了邵逸夫,并带领着何冠昌(也是帮邵氏打天下的功臣之一)等人创办了“嘉禾”公司。但由于当时的邵氏力量大,有狄龙,姜大卫,王羽等大牌武打明星,嘉禾很难与邵氏对抗。后来还是由于邵逸夫的独食,失去了两位人才:许冠文,李小龙,两人被嘉禾签约,都拍下了几部在香港创下最高票房的电影,从此嘉禾名声大气,后来又拥有了成龙,洪金宝等武打明星。就这样,嘉禾与邵氏齐名,最后还成为了香港三大电影公司(邵氏,嘉禾,新艺城)的其中一员!

悬赏:关于粤语书面语和白话

转一个香港人写的文章,看过了你就明白了.

现代标准书面汉语的形成虽然与国语/普通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书面汉语与普通话口语相一致,但现代书面汉语的确立,是白话文运动的结果,而非国语运动/推广普通话的结果。自从全国推行白话文后,粤方言地区一直是用粤语念书面语的,懂不懂国语/普通话与学习书面语完全没有关系。当然,懂国语/普通话的话,学习书面语会简单得多。

因此,可以说,在粤语地区,即使在白话文运动之后,依然是处于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状态。如果从外国人的眼光看,这有点不可思议,但在中国的传统裏,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或者可以说没甚么大不了。

粤语文字化,目前可考最早是明末的木鱼书,至清代唱龙舟等都有以粤语入文,但这些都只是在唱词裏加入若干粤语词而已,与真正粤语文字化距离尚远。清末开始在广东出现了“三及第小说”,所谓三及第,是一种既保留文言文色彩,又受北方官话小说的白话影响,再渗杂大量粤语的文体。“三及第”在广东和香港长期风行,一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的一些报章都依然有连载三及第小说。“三及第”写的小说,一直被视为市井通俗作品,难登大雅之堂。至近二三十年才开始有学者爬疏整理三及第的文学发展(算是一种俗文学吧)。

清末传教士在广东曾出版粤语口语《圣经》,还有少量由广东文人为了向妇孺和农民宣讲道理而编成的粤语话本,都是目前所知比较成形的粤语文字化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用汉字写的。同期还有少量用拉丁字写的粤语作品,但不算很流行。

自清末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全国关于汉语文字拼音化的讨论甚为热烈,当时也有一些左派知识份子推动拉丁化的粤语文字,一直至解放后国家制定推行普通话的政策后才告停止。拉丁文字在粤语文字化的道路上占的角色一直不重。

目前所见在香港流行的粤语文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在香港出现的。从社会背景看,香港民间继承了自清末以来的“三及第”传统,三及第在香港的通俗读物上继续发展、口语逐渐增多以至完全垄断、文言和白话减少终至消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文字体系。

七十年代在香港近当代社会文化可谓一个分水岭阶段。之前香港虽然一直有粤语歌、粤语电影,以至粤语文字的小说,但这些都是十分市井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只有教育水平较低的妇女、苦力、低下劳动阶层才会看。当时受过教育或中产以上的阶层,听的都是英语或国语的流行曲、电影,读的都是书面汉语写的小说。而七十年代则见证了粤语歌曲和电影崛起,伴随粤语文字的小说、文章,也开始进入中上阶层的视野。

为甚么这现象发生在七十年代呢?从大的层面看,七十年代是香港本土意识诞生的年代。历史以来香港的地方意识与广州等地十分接近,香港人的自我认同总是与家乡认同、广州认同混在一起的,除了原居民外估计并没有十分纯粹的香港本土意识。自五十年代初香港与内地边境封锁后,民间交流几乎隔绝。至七十年代,第一批边境封锁后出生的香港人已经长大,他们只有香港本土意识,家乡槪念不是没有,但已远较上一代淡薄。至此,当代香港人的集体自我认同才告出现。现在还有一些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自边境封锁后,内地一连串政治运动、以至最变态的十年文革,都是将香港人推离内地认同的主因。

七十年代的香港还是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本来港英政策在香港推行的一直是比较高压的统治,华人地位很低。1967年香港左派大暴动后,港英强力镇压后自我检讨,认为是社会低下阶层青年苦无出路,才被左派思想吸收。因此从六十年代末起,港英开始大幅增加中学及大学学额,让更多低下阶层青年能接受高等教育。本来香港的大学学生都是富有人家子弟,自此大批成绩优异的中低下阶层也进入了大学,他们将对社会的不满带进了大学,促使七十年代初香港的大学摇身一变成为社会运动的前线阵地。七十年代一直被称为香港大学界的“火红岁月”,大学生发动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包括保钓运动、反贪污捉葛柏运动、中文合法化运动、关注艇户运动等,都迫得港英政府不得不退让,最终促成港英对华人的进一步放权。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在文化上的反映,就是低下阶层与中上阶层的藩篱被打破,本来只属于低下阶层的娱乐活动取代了国语或英语娱乐,主导了社会。而七十年代电视普及更对粤语流行文化起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七十年代粤语流行文化的几个代表人物,包括黄霑、许冠杰,当年都是香港大学的本科生。可以说没有他们,根本不会有后来一度风行神州的粤语流行音乐。而他们当时身处的恰恰是大学的“火红岁月”裏。

与粤语流行音乐和粤语电影迅速占据社会主流相比,粤语文字的读物发展速度较为滞后,毕竟一直以来用粤语念书面语,大家都不觉得有甚么问题。文字的传统远较流行音乐、电影牢固,社会也从来没有出现要求以粤语写文章的呼声,所以书面语还是占据著完全主导的位置。

在八九十年代,粤语文字开始由市井读物往较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在八十年代香港开始出现以中产读者为市场的粤语小说(最经典的是根据广播剧剧本改写的《小男人周记》),同期以中产为市场的潮流杂志《号外》,则是将粤语文体引进非故事文章的始祖。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正处于回归时期,香港本土意识空前高涨,粤语文字往上层发展与此不无关系。

当今的香港,粤语文字已十分成熟,不过有趣的是,粤语文字至今没有挑战标准书面语的正统地位,即使是最激进的粤语文字倡导者,他们都认为标准书面汉语才是正统,学校不需要教学生写粤语文字。可以说,粤语文字与标准书面语,各有各的交际功能。两者的分工,大抵是正式场合必须用标准书面语,非正式场合即大可写粤语。例如在香港的论坛上,如果大家讨论很严肃的话题,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说服其他人,只能够写书面语。如果聊哪家餐厅好吃、哪个女星如何如何,则几乎全写粤语。博客也是一样,如果只记生活流水帐,多数写粤语。写自己对双普选的看法,则几乎肯定会用标准书面语写。电邮的话,如果大家写电邮讨论朋友之间的八卦事,都会写粤语,如果是正式业务通讯,则一定写书面语。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何港英或回归后的特区政府一直没有将粤语文字列为官方文字?其实这原因很简单,港英自七十年代后的治港方针,一直是大市场小政府,政府在社会上各个方面,能不干预的就尽量不干预,这种“积极不干预”的自由市场主义,可谓是香港根深柢固的意识形态。在经济上如是,文化上也是如此。社会既然没有要求将粤语文字列为正式文字的呼声(至今还是完全没有这样的呼声),政府也自然不会主动做相关方面的工作。

回归后的特区政府,某程度上对本来的完全市场主导主义作了调整,在基本“积极不干预”的大方针下,对一些明显有益于社会的议题,采取主动出击的做法,例如回归后的环保政策、禁烟政策等,都是社会没有明显呼声,但政府已全速推动。在语文方面,政府也有一定程度的“主动出击”,例如推行母语教育、鼓励学好英语和普通话等。目前民间与政府在语文议题上最大的矛盾是母语教学政策,其他事项上民间与政府都有共识。目前香港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通繁识简,而两文的排序是先中后英、先繁后简,三语官方排序是粤语、普通话、英语,在社会上的使用情况则粤语是本地社会内部交际语,普通话用于与国内沟通、英语用于与国外沟通,各司其职,而英语声望略高于普通话。粤语文字则作为民间流行的沟通工具,仅用于非正式的场合,既然不会用在正式场合,也自然毋需赋予任何法定地位。

目前香港的各种语言和文字已处于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各有各的使用范围。我估计这种状态在未来二三十年唯一的变化,将会是英语和普通话的社会声望排序会换转,普通话的声望将超越英语。但这两种语言的社会职能范围不会有大变化。除非出现突然的强力将现时的稳定平衡状态打乱,否则粤语文字在可见将来都不会超越现时的使用范围。

全世界目前有哪些比较好的左派大学

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剑桥大学UniversityofCambridge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牛津大学UniversityofOxford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CLA)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CollegeLondo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UCSD)加州理工大学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Caltech)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墨尔本大学TheUniversityofMelbourne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NUS)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ofChicago东京大学TheUniversityofTokyo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伦敦大学学院UCL(UniversityCollegeLondon)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Institute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University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ofEdinburgh悉尼大学TheUniversityofSydney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UniversityofLondon)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曼切斯特大学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昆士兰大学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波士顿大学BostonUniversity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TheUniversityofTexasM.D.AndersonCancerCenter京都大学KyotoUniversity奥克兰大学TheUniversityofAuckland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校区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zuBerlin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ErasmusUniversityRotterdam莱顿大学LeidenUniversity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香港大学UniversityofHongKong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ofHelsinki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ofBristol纽约大学NewYorkUniversity(NYU)海德堡大学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Heidelberg奥胡斯大学AarhusUniversity贝勒医学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布朗大学BrownUniversity卡迪夫大学CardiffUniversity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College柏林自由大学FreieUniversitätBerlin天主教鲁汶大学KatholiekeUniversiteitLeuven伦敦卫生和热带医药学院LondonSchoolofHygieneandTropicalMedicine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München隆德大学LundUniversity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University梅奥医学院MayoMedicalSchool国立台湾大学NationalTaiwanUniversity(NTU)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大阪大学OsakaUniversity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QueenMary,UniversityofLondon(QMUL)慕尼黑理工大学TechnischeUniversitätMünchen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CollegeDublin塔夫茨大学TuftsUniversity法兰克福大学UniversitätFrankfurtamMain弗莱堡大学UniversitätFreiburg鲁汶天主教大学UniversitéCatholiquedeLouvain(UCL)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édeMontréal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ofAberdeen阿德莱德大学TheUniversityofAdelaide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ofAlberta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ofAmsterdam巴斯大学UniversityofBath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Irvine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ofCopenhagen邓迪大学UniversityofDundee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ofExeter根特大学UniversityofGhent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ofGlasgow利兹大学UniversityofLeeds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新南威尔士大学The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ofOtago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Pittsburgh谢菲尔德大学TheUniversityofSheffield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西澳大利亚大学TheUni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ofZurich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y乌德勒支大学UtrechtUniversity范得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University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UniversityAmsterdam凯斯西储大学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香港中文大学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蒂宾根大学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Tübingen爱默里大学EmoryUniversity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ätGöttingen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University拉瓦尔大学LavalUniversity维也纳医科大学MedicalUniversityofVienna西奈山医学院MountSinaiSchoolofMedicine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University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StateUniversity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皇后大学Queen'sUniversity首尔国立大学SeoulNationalUniversity丹麦技术大学TechnicalUniversityofDenmark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杜兰大学TulaneUniversity米兰大学UniversityofMilano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ofBologna巴塞罗那大学UniversityofBarcelona汉堡大学UniversitätHamburg乌尔姆大学UniversitätKöln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niversiteLibredeBruxelles(ULB)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CollegeDublin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yofAntwerp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ofArizona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ofBasel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ofBergen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ofBirmingham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ofCalgary东芬兰大学UniversityofEasternFinland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ofGeneva哥德堡大学UniversityofGothenburg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ofGroningen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atUrbana-Champaign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Iowa洛桑大学UniversityofLausanne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ofLeicester列日大学UniversityofLiege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ofLiverpool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ofNewcastle诺丁汉大学TheUniversityofNottingham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ofOsl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ofSouthampton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ofStAndrews华威大学TheUniversityofWarwick约克大学UniversityofYork威斯特法伦·威廉姆斯明斯特大学WestfälischeWilhelms-UniversitatMünster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University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University戴尔豪西大学DalhousieUniversity杜伦大学DurhamUniversity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University复旦大学FudanUniversity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WashingtonUniversity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UniversityofJerusalem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维尔茨堡大学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Würzburg神户大学KobeUniversity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oyolaUniversityChicago麦克礼大学MacquarieUniversity国立玛希隆大学MahidolUniversity名古屋大学NagoyaUniversity国立成功大学NationalChengKungUniversity国立清华大学NationalTsingHuaUniversity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UniversityofBelfast内梅亨大学RadboudUniversityNijmegen波恩大学Rheinische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Bonn亚琛工业大学Rheinisch-WestfälischeTechnischeHochschuleAachen罗马智慧大学SapienzaUniversityofRome以色列科技大学Technion-IsraelInstituteofTechnology德累斯顿技术大学TechnischeUniversitätDresden德州农工大学TexasAMUniversity优密欧大学UmeåUniversity马德里自治大学UniversidadAutónomadeMadrid帕多瓦大学UniversityofPadua莱比锡大学UniversitätLeipzig巴塞罗那自治大学UniversitatAutònomadeBarcelona杜塞尔多夫大学UniversitätDüsseldorf尼斯大学UniversitédeNice,Sophia-Antipolis斯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édeStrasbourg里尔第二大学UniversitéLille2里尔第一大学UniversitéLille1,SciencesetTechnologie里昂第一大学UniversitéClaudeBernardLyon1蒙彼利埃第一大学UniversitéMontpellier1巴黎第六大学UniversitéPierreetMarieCurie(UPMC)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atBuffaloSUNY国立科克大学UniversityCollegeCork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ofBern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ofCapeTown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ofFlorida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UniversityofIllinois,Chicago(UIC)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ofOttawa奥卢大学UniversityofOulu南丹麦大学UniversityofSouthernDenmark坦佩雷大学UniversityofTampere图尔库大学UniversityofTurku西安大略大学TheUniversityofWesternOntario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UniversiteitBrussel(VUB)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