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法律热点分析-法律热点分析论文

法律热点分析-法律热点分析论文

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23 10:50:26

本文目录一览:

  • 1、热点分析|因小事酿恶果,假借身份逃匿廿一载,终得法律制裁
  • 2、法律热点与经典案例分析选修课怎么样
  • 3、社会热点法律问题思考正确的应对和处理方式?
  • 4、法律社会热点问题
  • 5、怎样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分析社会热点案件啊?

热点分析|因小事酿恶果,假借身份逃匿廿一载,终得法律制裁

现如今,有些人因为生活中的小矛盾,便和他人发生纠纷、斗殴,甚至由于一时情绪上头,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最终酿成大祸。“冲动是魔鬼”,在伤害他人的时候,自己也一样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无论逃得多远、藏得多隐蔽,最终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案情回顾

PART-1

1999年春节过后,年仅16岁的陶某,和老乡刘某刚刚从老家来到北京打工,同在某餐厅工作,一同工作的同事还有王某和胡某。

PART-2

1999年5月的一天晚上,陶某(未成年)与同事胡某、王某等六人一同吃饭喝酒,为老乡刘某送行。此前,陶某原本也想和刘某一同请假回乡,遭到老板拒绝,后陶某又想预支工资让刘某帮着带回家,但再一次遭到老板拒绝。饭局过后,陶某和胡某、王某一同移开餐桌打地铺睡觉。

PART-3

陶某躺下后越想越气,自己的种种要求都落了空,再加上胡某和王某平时对自己还多有指责,对二人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重。在次日1时许,陶某乘胡某、王某酒后熟睡之机,持菜刀砍击二人头部、面部、身体多处二十余刀,王某因佯装昏厥才躲过持续的砍击。后经鉴定,胡某系被他人用砍器(菜刀类可以形成)砍伤头、背、上肢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王某损伤程度属轻伤一级。

PART-4

作案后,陶某为躲避公安机关的抓捕逃匿至老家。之后,又使用其弟的身份逃匿至其他城市,从此过上了普通人生活,求学、工作、娶妻、生子……2013年7月,其弟因酒后窒息死亡,陶某又以其弟的死亡申请注销了自己的户籍,实施了“兄以弟之名而活,弟以兄之名而死”的“漂白变身”。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陶某在逃匿21年后终被抓捕归案,其实施的杀人行为将会面临法律的严惩。陶某在逃匿期间多次使用姓名为其弟、照片为其本人的居民身份证件的行为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直到陶某被抓获,他的妻子才得知自己丈夫是深藏多年的负案在逃杀人犯。

检察官说法

在庭审中,陶某表示因为被害人平日工作中对其多有苛责,实在忍无可忍,一时冲动后控制不住才杀人,系激情犯罪而非蓄谋杀人,并一再强调被害人也存在过错。本案系小矛盾引发的严重犯罪,即使如陶某所称被害人有错在先,但错不至死,无论如何也不能用剥夺他人生命这种极端错误方式来解决矛盾。

陶某因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一人轻伤,还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虚假的居民身份证,其行为触犯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八十条之一,涉嫌故意杀人罪、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形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检察官提醒

当今社会中,如何看待事物,处理矛盾,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但冲动永远不是伤害他人的理由,委屈也不是妄为的借口。每个人都应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化解心中的戾气,提高理性平和处理矛盾的能力,牢守法律的底线,勿让怒火和冲动酿成恶果。

法律热点与经典案例分析选修课怎么样

还不错。能堂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理解了宪法、刑法等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以及内容,提高了对法律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法律意识树立人民公仆的法律义务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备将来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社会热点法律问题思考正确的应对和处理方式?

对于这些社会法律热点问题应该怎样看待,近期国内和国际社会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

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的,然而情理之外的看法不等于就是理性的看法。也不等于就是正确的看法,特别是在今年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们更要保持清净的头脑和和平的心态。只有以冷静的分析和客观地看待,我们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全貌。

社会热点法律问题,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和幸福指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协力推动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建设幸福和谐韶关,意义十分深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新时代的法律问题更是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呢?提高思想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1、要理性地看。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而消失。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当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那种对问题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闻问题而色变、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理性、不可取的,既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更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

2、要严肃地看。看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也不缩小;不言重,也不看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不是小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3、要全面地看。要正确认识问题,就要对它全面地看:既要瞻前顾后,也要左顾右盼;既要总体把握,也要分清主次。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坚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4、要具体地看。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性质、成因、形态上有某种相同和类似的方面,我们不能跟随大众的思想。随波逐流必须在人潮中保留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

法律社会热点问题

法律社会热点问题有网上发布信息、言论应遵守法律法规、拖欠货款是否构成犯罪、在我国发生连环车祸责任怎么认定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怎样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分析社会热点案件啊?

1、法律方面:结合当前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得出该案件的处理结果及依据。

2、道德方面:结合社会普遍道德观念去分析该案件的社会影响是好是坏,聆听不同人群对案件的不同声音,分析案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扩展资料

道德属于一般性规范,而法律属于强制性规范。所以我们在分析思考问题时,在一般情况下,既要符合道德标准,也要符合法律的意志。

但是当道德与法律相冲突时,我们只能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比如引产,如果站在道德的框架下,这属于非人性的;但如果站在法律的高度上,却又是符合的。这非人性的,却又是合法的,最后应以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来裁判。

以专业背景为基准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专业的知识名人,另一类是非法律专业的知识名人,并就他们对社会热点案件的评论模式做出分析。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