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2017年4月17跳桥-417跳桥

2017年4月17跳桥-417跳桥

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23 18:41:41

本文目录一览:

  • 1、17岁少年跳桥自杀:我死了,你就高兴了!
  • 2、17岁男孩跳桥,背后是教育和情绪沟通的困局
  • 3、17岁男孩跳桥丧生:妈妈不骂你了,回来好吗?
  • 4、17岁少年跳桥,家长,别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7岁少年跳桥自杀:我死了,你就高兴了!

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尽管我们不愿意相信,但生命真的太脆弱,脆弱到只要一瞬间,就能轻易地结束一个人的生命。

4月17日晚,17岁少年汤某因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后遭批,母亲载其回家。

一路上,两人争执不下,车行驶至卢浦大桥,母亲将车停了下来,随后暴怒下车,还不忘对汤某一通数落。

没人知道这位母亲到底说了什么,但足以点燃孩子内心最叛逆的一面。

当母亲发泄完,准备回到车里的时候,汤某却从车里蹿了出来,他开始发了疯似地狂奔,母亲察觉不对,就在后面拼了命地追,可还是晚了一步。

汤某就那样决绝地从母亲面前坠落,不带一丝犹豫,也完全不给她一个挽救自己的机会。

这个少年才17岁,他的人生还没真正开始,就这样结束了。

看着儿子从自己的眼前死去,母亲无能为力,跪地,痛哭……那种绝望可想而知。

隔着屏幕,大兴都能感受到母亲的自责和懊悔。

“我真的没有想让你去死”,但这句话,她的儿子却再也听不到了。

如果再给这对母子一次机会,如果在面对矛盾的时候,他们都能再理性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会不会就有不一样的结局呢?

世事无常,生命脆弱,意外和明天真的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这场悲剧从发生到结束,不过短短5秒,被传上网后,更是愈演愈烈。

不少人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先是对生命逝去的痛惜,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指责和谩骂。

那些键盘侠里,有骂孩子玻璃心的,说这孩子是来讨债的:

也有指责母亲不称职,说这个母亲活该心痛的:

除此之外,当然也有极少数相对客观的声音:

到底是妈妈的咄咄逼人,还是孩子的情绪失控,酿成了这一无法挽回的悲剧?

如今再去追究谁对谁错,显然已经毫无意义。

事已至此,再多的苛责都无济于事,始终换不回孩子那条鲜活的生命。

面对儿子的死,这位母亲何尝又不是最痛苦的那一个呢?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至于那时不时的责骂,其实更多的还是一时的恨铁不成钢。

只可惜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后悔药,生活太残酷,一旦选择了,便没有回头路可走,对少年,对妈妈,皆是如此。

逝者已矣,比起苛责,我们能做的只有反思,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其实落笔之前,看了很多关于少年跳桥的文章,多多少少都提到了语言暴力,似乎倾向于将矛头指向母亲。

的确,这位母亲的语言暴力是少年致死的直接原因,但比起语言暴力,情绪管理更像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

如果在面对孩子在学校里的糟糕表现,母亲不是一味地指责,而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循循善诱;亦或是孩子在面对母亲的责骂,没有冲动行事,而是稳定情绪,等母亲平静之后再谈,或许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大兴小时候也经常挨骂,加上我又是个急性子,易冲动,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去死,但最终因为怕疼而收手。

说真的,挺感谢那时候怂怂的自己,没做出什么后悔的举动。

问过身边的朋友,不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太过幼稚。

很久之前,看过一则泰国的报道。

超市里,一对父子发生争执,争吵无果,父亲随手取来一把手枪上了膛,他对儿子放下狠话:有种你就别活了。

谁也不曾想到,儿子竟然想都没想就拿起手枪朝自己开了一枪。

枪声过后,儿子砰然倒地,父母也跟着瘫软在地,伤心欲绝。

光是看着,我都能体会到父母此时的悲痛。

比起和儿子之前的面红耳赤,那位父亲此刻最希望的还是时光倒流,我想他一定不会再和儿子起争执,而是会选择以一种更适合的方式进行沟通。

很多时候,悲剧的发生,终究还是绕不过那句“冲动是魔鬼”。

我们习惯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

以至于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现在这些孩子普遍个性要强,总有人说他们太过娇气,同时父母不愿意倾听孩子的声音,导致了亲子关系日渐恶劣。

曾经的《变形计》,一度揭示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所在。

那些孩子之所以叛逆,大多是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情绪管理不当,话还没说几句,就开始剑拔弩张。

亦舒曾说: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每个人都该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珍惜彼此的陪伴,别等到失去的那一天,连后悔和道歉的机会都没有。

对于父母而言,他们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同样的,对孩子来说,也是第一次。

我们要的不多,彼此体谅就好。

17岁男孩跳桥,背后是教育和情绪沟通的困局

4月17日晚上9:55分,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男孩冲出车门从高架上跳了下去,不幸离世。

根据官方调查和母亲的陈述,男孩年仅17岁,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冲突。母亲可能是因为激动,而在马路中央停车斥责孩子。随后,男孩就夺门而出。仅仅数秒,就跳下了高架。

母亲最后没有赶上孩子,瘫坐在高架护栏边哭天抢地。这起不幸的事件,让我们能在家庭教育和亲子沟通层面发现诸多问题。而更为不幸的是,在事件中许多常见的错误仍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发生。

我们乐于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多半也是一样的。不然,她也不会因为孩子在学校犯的错误而批评他。

在诸多家长的眼里,批评,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不让他走邪路。“如果我不爱你,我都懒得管你,谁会闲得没事批评你”可能就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

可惜的是,太多的家长,只有批评,没有教育。

批评教育的权威解释最早出现在《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以批评错误为主,但决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要在批评中进行正面教育和启发引导,使批评和正面引导相结合。

而很多家长做的和说的是:“因为你,我又被老师叫到学校了”、“你看看你……”、“你整天就知道……”。见不到丝毫的就事论事,却上升到了人格的层面,全是孩子的错,完全的背道而驰。

家长应该做的,是告诉孩子究竟错在哪里、解决方法和就事论事的处理意见。比如孩子争吵打架,家长应当询问事情的经过,告知他不用任性使气,让老师来处理。而不是说只顾自己宣泄情绪,对孩子用“你怎么又打架了”、“天天惹事”之类的标签语言。

当批评教育只剩下批评和贴标签的时候,孩子会认为“那我就是这样的人”。批评、加强标签认知、行为偏颇、再被批评,就是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当孩子自甘堕落或者作出过激行为时,他可能已经遭受到几十几百次的“批评”铺垫了。

在整个事件中,我们看不到亲子之间的交流和良好关系,双方都像是在自说自话。

母亲自说自话地在车外攻击儿子。儿子在车中毫无回应,紧接着就跳下了高架。只留下母亲一个人在高架路上哭天抢地。

让亲子之间拥有良好关系,真的那么难吗?

共情能力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兰塞姆·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即Empathy。

他在自己的著作《个人形成论》中提到:我不断地渴望去理解当事人的当下感受,理解他的个人情感和表达的个人意义,即达到一种敏感的共情。

事实上在教育中的共情运用也正是如此,即同理心、理解。孩子在出现问题时,通常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情绪和表情反应,比如沉闷。这时候家长可以询问他的感受。在他回答后,就可以询问他做出这种行为的缘由。不用多说什么,理解他的情绪,最后再发表温和的意见。在孩子明白家长能够理解自己后,自然就会主动和父母维护良好的关系,加深交流。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沟通时,拒绝理解孩子的情绪,只针对问题唠叨,只在乎表面现象。孩子为什么会犯错,他犯错时内心是怎么想的,而在事后他自己又有些什么样的想法,这些问题他们一概不知也不想知道。完全的鸡同鸭讲,这样又何来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连家庭关系,可能都难以维持。

看母亲在车外对车内儿子的责骂,似乎,以爱之名,就可以用所有恶毒的语言来交流。我只是刀子嘴而已,所以骂你逼你都是对的。这些都只是过程,我希望你有个好的结果。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恶的沟通方式,也是最难笑的笑话。

古语云,一节见则百节知矣。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就是从来都没有过豆腐嘴,一直是在用像刀子般的语言伤人。有人说,刀子嘴就是心里想什么直接说出来。看起来很好,是吗?

并不是的。在桑德拉·黑贝尔斯的著作《有效沟通》中对沟通的表述是:它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方式。

它是一种分享。而刀子嘴,本质上是“你别说话了,听我说”和“你怎么想的,那和我无关”。发现了吗,刀子嘴从根本上就破坏了沟通的原则,极为单方面和自我。除了包容的家人,是没有人会接受这种交流方式的。因为只有家人才会舍弃一部分的自尊,而其他人的交流,都会要求绝对的要求沟通平等。

长期刀子嘴的后果,除了逼坏自己的家人,就是把自己的交际圈逼入绝境。

希望在未来,教育不再充满冰冷的批评,而是温暖的理解和情感。双方之间的沟通,不再严苛尖锐,而是宽容与和谐。

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17岁男孩跳桥丧生:妈妈不骂你了,回来好吗?

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一位年仅17岁还在上高二的少年,在上海卢浦大桥上跳桥自杀了。

在这个孩子跳桥之前,他呆在妈妈的轿车里,母亲当时把车停在路中央,两人隔着车窗有过一阵僵持。

随后,这个孩子打开车门,跑到桥边一跃而下,母亲试图想要冲过去阻止他,却追逐不及,悲剧发生。

这个母亲后悔极了,她跪地痛哭了起来。

这个视频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我极其心疼这个孩子,心疼他的果断,心疼他没有一丝犹豫就结束了自己17岁的生命。

救护人员来到现场之后,这个孩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其他工作人员也向这位母亲了解了情况,得知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后遭母亲批评,于是做出了这样的冲动之举。

这条新闻底下的评论褒贬不一:

有人说,孩子,你太不懂事了,你有想过生你养你的父母吗?

也有人说,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孩子跳桥之前经历了什么。

还有人说,压死骆驼的从来就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在这些评论里,我看到一条让给我印象极其深刻的留言,说:

" 有多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灵魂无数次跳下了这样的桥,只是肉身还坚持着,麻麻木木长成了大人。"

父母常常给孩子寄予很多期许,希望他们能长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却从未问过孩子的感受,并让孩子长期顶着巨大的压力成长,极度严苛地要求孩子做任何事情,没达到要求就开打开骂,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

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关心孩子,反而是责备孩子,原本已经情绪低落的孩子再一次受到打击。

纪伯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非因你们而来。" 这一句话,现在看来,我有了更深的解读。

这位母亲将会在极大的自责中度过一生,这件事必将成为她一生中最后悔的事。

几年前,我曾看到过一个视频,一名经营着小超市的泰国父亲,不满儿子整天无所事事地打游戏,与儿子发生了口角。

越吵越激烈,于是他拿出一把上了膛的手枪,放在了儿子的面前,说:" 有种你就别活了!"

他断定儿子不敢自杀,发泄完自己的愤怒之后,这名父亲转身离去。

可就在这名父亲转身的那一瞬间,儿子拿起枪对着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父亲还不以为然,又给了儿子一巴掌,直到儿子倒在地上,他才后悔莫及,崩溃地瘫倒在地。

这两件事情极其相似,也借此反映出了语言暴力的可怕之处,它真的会让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

心理学家调查显示:平均每20个人就有1个人遭受过语言暴力,每50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轻者患有社交障碍,重者有杀人和自杀行为。

当孩子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好好地关心他,给孩子更多的爱与理解,这样的悲剧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

上个月,一个9岁的孩子因为撞碎了玻璃,害怕被惩罚,跳楼自杀了。

跳楼前,这个孩子给奶奶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上稚嫩的拼音和文字混杂在一起,他还有很多字没学会,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实在让人惋惜。

据说,事发当天是周二,他很有可能是在家里惶恐地度过了一个周末,不敢跟家人坦诚自己撞碎玻璃的事情,他害怕被惩罚,于是才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解决。

我难以想象一个9岁的孩子要经历多大的恐惧才会选择 " 死亡 " 这样极端的行为来逃避那所谓的 " 惩罚 " 。

对于大人而言,撞碎玻璃、作业没写完、钱弄丢了、跟同学闹矛盾,这些都是最小不过的琐事,但孩子却把这些看得十分重要。

孩子会选择轻生,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爱,他们常常会产生了一种自我怀疑,遇到问题时会恐惧、焦虑,最后冲动轻生

写到这里,我多么希望我有一台时光机,回到悲剧发生之前,对这些孩子说几句话:

孩子,一块儿玻璃而已,我不需要你付出性命去赔,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那么重的惩罚。

孩子,受了委屈是吗?不难过,别人不理解你,我理解你。

孩子,你回来好不好,给妈妈一次机会继续爱你。

然而,覆水难收啊!

我深知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为人父母,我希望你多关心孩子,那些消极的、偏激的言语只能给你带来一时的泄愤,不要等到事情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后悔。

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希望在父母的恶言脱口而出时,你能冷静思考,要明白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实属不易,人生很贵,不要轻易做了断。

就像曼利厄斯说的那句话一样:" 死亡也许是免费的,但它是用一生换来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接收到更多的爱,也值得更好的对待。

17岁少年跳桥,家长,别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悠然

-1-

4月17日晚10时左右,上海卢浦大桥一名17岁在校职高二学生,冲出车门,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

17岁,最美好青春的生命,5秒钟就消失了。

据说,是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遭受批评,母亲颇为恼火,在路上忍不住训起孩子。

视频里,母亲开车带着儿子,不知为何,突然把车停在川流不息的高架桥上。冲下车去骂孩子,情绪激动。骂完之后,回到前排。不知又说了什么,17岁的少年突然拉开车门,向护栏跑去。母亲下车去追,手要碰及孩子的脚了,但还是没能抓住。目前俯身看下去,夜色中,滚滚江水已经孩子冲走。

失控的母亲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目睹儿子自杀,她无力挽回,这将成为终身折磨自己的噩梦。更难过的是,儿子的死,与自己当时情绪失控,冲口而出的那些像刀子一般话语有直接关系。

-2-

作为一个有着青春期孩子的妈妈,这样的新闻让我揪心,让我害怕。

去年3月,我们小区一个上小学5年级的孩子,因为没写完寒假作业,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后,回家又被家长批评。

11岁的她给母亲留下一个纸条,从家里的窗户跳下。

家长具体说了什么,不得而知。

但可以想象,能让孩子觉得人生不值得,一定是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不被爱,是没用的。

2年前,我们小区一个中学生也是从自家窗户跳下。

据说,是班里同学丢了手机,当时碰巧她在教室里,于是成了怀疑对象。

家长被叫去学校后,没听女儿解释,直接给她甩了一个巴掌,骂她怎么会做出如此丢人现眼的事情。

那个巴掌,比之前的被怀疑,被侮辱,都致命。

连最亲的人都不信任自己,最亲的人都不帮自己,那一刻,孩子的眼里又怎能看到美好。

本身以为,自己深陷泥沼,唯有父母这根救命稻草可以依靠,谁知道。****父母用恶毒的语言,杀死了孩子的期望。****父母,成了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3-

有时候,杀死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曾经看过的一个视频。

一个中年男人看到儿子玩游戏,嫌儿子不学无术。跟儿子发生了争执,他越说越激动,然后从抽屉里掏出一把枪,扔到桌子上,对儿子说:“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你还不如死了算了?”

儿子立马抓起枪,对着脑门就扣动了扳机。

中年男人和他老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追悔莫及。

一个网友留言:

很多妈妈或许不会想到, 自己情绪不佳时的一时泄愤,一句讽刺,一句粗暴的呵斥,如匕首般刺进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心中永远的阴影。

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忘了说话的分寸 ,尤其对孩子。

没有控制好情绪,由着情绪的恶魔冲出来,伤害我们至亲的人。每每发了火就懊恼万分,话刚出口就自责不已。

-4-

事实上,在自己做母亲的这13年里,我也犯过这样的错,也说过伤害孩子的话。

我的女儿也曾因作业太多,作业太难而抱怨,甚至哭泣。

有多少家长都如同我曾经这般指责过孩子?

现在想来,孩子的抱怨,哭泣都是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妈妈,我遇到困难了,请你帮帮我。

”就如同我们遭受事业瓶颈时,需要他人的鼓励一般。如果那个时候老板一头凉水泼下,我们是否还有勇气突破瓶颈。

我们常常陷入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批评、指责能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可是如果换位思考,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需要的是鼓励还是批评。

那些出自我们之口的贬损的信息,只会粉碎孩子的自尊,对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破坏性的打击。

一个总是活在批评中的孩子,他的自尊和自信一次次被践踏,会渐渐退缩到自卑的阴影中。

阿德勒认为, 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人欣赏,

一个人只有“利益”大于“付出”才会付出,

只有幸福大于苦难才会接受苦难,

只有“可以”大于“不可以”才会承认“不可以”,

只有“赞扬”大于“批评”才会接受“批评”。

孩子更是如此,他们需要鼓励,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般。我们的鼓励,能帮助孩子走出负面情绪,能燃起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5-

为人父母,都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天才永远都是少数,我们大部分孩子,会如我们大部分成人一样,都只能是普通平凡的。

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对孩子的不接纳,会让孩子的自尊心一次次被贬损,被摧毁。

当孩子一次次被否定,孩子内心的堡垒慢慢崩塌:

“我是没用的”,

“我是不好的”,

“我的爸爸妈妈不喜欢我”。

我们拿起剪刀想把他修剪成我们期待中的样子,他感受到的是深深地打击和不被接纳。

接纳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感受更多的安全感。****他只有感觉安全,才能探索、学习、进步。

我们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接纳孩子的不同,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对孩子来说,接纳等于被爱。****接纳就像土壤,它能使孩子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对我们来说,接纳也就等于尊重孩子,也是放过自己的执念,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

少了执念、少了不甘、少了怨恨,少了焦虑,也就少了批评和指责。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倾听,多一点爱,或许就能避免下一个悲剧。

-6-

不要再去指责那个母亲,她比我们任何人都心痛。

也不要再去说那个孩子脆弱,他当时承受的压力痛苦我们并不能感知。

悲剧的意义,是提供给我们反省、改正的机会。

如果我们也曾伤害过孩子,那就赶快去弥补,去修复我们的亲子关系。

请一定真挚地给孩子道歉,让孩子看到你对他的爱,让孩子宣泄出心中的委屈。

在这一段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岁月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修复。

修复裂痕,抚平伤痕最好的方式唯有爱。

最重要的是永远记得,我们养孩子的初衷是因为爱。

作者简介

悠然: 曾经的媒体人,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写情感,写育儿也写故事。用文字记录生活,在故事里看人情冷暖。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