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教师学习成果转化方案-教学成果转化的方式

教师学习成果转化方案-教学成果转化的方式

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25 05:52:55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提高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 2、根据教师如何开好家长会学习后的成果转化与未来行动计划有哪些?
  • 3、培训感悟|遇上更完美的自己
  • 4、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如何提高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1. 满足教师最基本的需要。

生存、安全、归属的需要属人的低层次需要,却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同时也是学校管理者容易忽视的需要。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应该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花草树木必不可少,草坪、流水、假山等尽力创造。从校训、标语、报栏、橱窗等能够体现学校的精神、彰显学校的文化。即使学校条件简陋,但一条精心铺就的通幽的石子路、花木中的一块小小的善意的提示牌、路边墙壁上的一句“温馨提示”语,则能体现学校管理的人性化和品位特色。

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办公需求。比如办公室配备空调等设备,为教师提供“冬暖夏凉”的办公环境。窗台上的一盆充满绿意的花卉、墙上悬挂着的一块小小的钟表,看似不经意,却能给教师带来温馨和愉悦。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办公氛围能够给教师带来归属感,给他们增加一份好心情,使他们拥有一种好的工作心态,这种效果不会自然产生,需要管理者有意设计、积极倡导、通过管理逐步形成。又比如,学校可每年定期为教师安排体检,为他们安心工作扫除身体健康顾虑。

关心教师的生活,为他们提供愉悦的工作环境和舒心的生活环境,看似小问题、枝节问题,却解决的是教师的“后顾之忧”,满足的是教师最基本的需要,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首要环节。

2. 给予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

现在有一种说法:“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今天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状况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他们背负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的心理压力。

首先是职业压力的困扰。表现为:过强的考试压力、过于紧张的人际关系、高工作负荷,使教师有不堪重负之感。

其次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加重。倦怠是指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情绪衰竭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人格解体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行为,尽可能疏远学生;低成就感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缺少更高的追求。

接着,一轮接一轮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新挑战。今天,以新课程为载体的课程改革正逐步走向校园,作为一场学校领域里内“革命”,在对陈旧的教育理念进行扬弃的同时,也强烈地冲击着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教师,考验着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发展能力,制约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每一次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实际上都意味着对自己过去的否定,意味着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进行新的超越,都无疑是一种精神历练的过程。

当今教育更多地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很少关注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可以说,对教师自身的人文关怀是今天教育的一个“盲区”。表现为:重视靠纪律约束教师,忽视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反映;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轻视个人发展。据估计,每年大约有120个教师自杀案例在媒体永久性曝光,而更多的案例没有在媒体得到反映,一些案例被官方删除和封锁。

现代学校管理正由过去的法制化、制度化向今天的人性化、人文化转变,管理者要做教师的心理“按摩师”,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正是满足教师尊重的需要。

3. 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学校领导必须懂得,“关心教师生活”满足的是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关注教师心理”满足的是尊重的需要,而“关注教师的成长”则能满足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教师最终的需要。教师人人都有专业发展、实现人生理想的愿望,他们很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并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学校领导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学习机会、进修机会、培训机会、参评机会等。要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公正、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校长的主要任务不是管教师,而是给教师搭舞台。“让教师感觉不到在领导的领导者,才是最高明的领导者”。这种类型的领导平时主要是抓统筹全局和保证方向的大事,他们虽然关注教师的具体工作,但又不过分干预,并能够以恰当的方式为教师的具体工作创造便利条件。管理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了达到“不管”,也就是说使教师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学校要树立名师,用名师扬名校,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提倡“学术休假”,即组织一部分教师到外面进修,这样可以激活“一潭死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培养教师对学校的感情,使他们“以我是这所学校的教师为荣”。

其次,学校要特别重视教科研工作。教科研管理是学校所有管理中与教师专业成长关系最直接、联系最密切的一项工作。可以说,加强教育科研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做好教科研工作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科研型校长引领管理。正职校长是研究型的校长或指定一名研究型的副校长专职负责,没有正职或副职校长的亲自参与、亲自引领,教科研工作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如烔炀中学正是有了一位学者型校长、科研型校长,该校的教科研活动才得以稳定开展,硕果累累,名师辈出,发挥了区域引领辐射作用)。要成立教科研中心,招聘专职科研人员,建立教科研档案,发挥中心的指导、服务职能。制定教科研的各种制度,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教科研职责,建立健全奖励制度。改变教科研支撑点,变权力管理为制度管理。

2)重视科研的关键点。关键点是教师,教师决定成败。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科研要有阶段性。树立这样的观点:“新教师把课上好就是科研”。引导教师总结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文章必须源于教学实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研原则。做到以课题为载体,以课堂为舞台,以活动为平台。营造教师人人搞教研的浓厚氛围。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最不喜欢不搞教研又敬业的教师,最喜欢搞教研作业少的教师。

3)涵养科研的生长点。指导教师把问题变成课题。科研要解决学校的问题,特别是教学中的问题,把科研做在课堂上。从小处着眼,从小问题入手。要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要处理好传统与继承的关系,要学习并发扬中国传统教育的优点与长处,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现代教育先进理论成果。

4. 学会中国式的管理。

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是从内因方面讲的,而作为一所现代正规学校,要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得强调外因,最终落实到管理上。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法治校,实行科学、规范管理是必要的,但也要重视体认中国文化,根据中国人的特点、习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社会背景,学会中国式管理。比如,有的学校照搬现代企业化的管理,在制定学校请销假制度时,条文规定过于“刚”性,过于“霸”气,不考虑教师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造成教师的情绪反感和消极怠工,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有的学校考虑到教师婚丧、子女中高考、参军、甚至女教工小产等特殊情况,并考虑教师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政策适当倾斜,这样的制度既具有了人文化,又能达到管理的预期目的。所以说,企业化的管理对那些缺乏凝聚力的学校是有效的,从长远看不适合中国学校的特点和中国人的习惯。中国式的管理是水的管理,讲究以柔克刚,顺势而上;中国式管理是太极的管理,强调变化、弹性、情面;是人治加法制的管理;是充满伦理道德精神的管理;是中庸、和合的管理;是用“无”来管理,讲究“无为而治”,“无”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恰倒好处。了解并学会中国式管理,并不是不要原则、不讲规矩、否定现代学校管理提倡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而是强调二者之间的巧妙结合,这样更有利于调动中国学校中国教师的积极性。

5. 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

每年一度的各级政府报告都会提到大力发展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要想真正激发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单靠学校领导的重视已远远不够,需要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的“三维合体”,更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激励。

根据教师如何开好家长会学习后的成果转化与未来行动计划有哪些?

我认为只要营造和谐温馨且积极向上的氛围,谈成绩没什么不可以。毕竟了解班级现状和发展,尤其是孩子学业情况,是家长们关心的,也是家长会重要目的之一。我的尝试是:家长会,让孩子家长一起参与,变普通的家长会为亲子交流会。

具体做法是,精选最能反映孩子综合情况的材料,家长孩子坐于一桌,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讨论优者如何更优,成绩不理想的则谈论如何改进,并当场制订计划和措施。由于家校生三方共同参与,避免了那种会后孩子“今夜有暴风雨”的恐惧以及家长无益于事的怒火,也较好避免了家长单方面开会导致的那种“听听激动,回家不动、难动或不知如何动”的现象发生。会中通常还穿插学生、家长的经验介绍,家长或学生担任颁奖嘉宾等,多方触动,多举措促动,能够取得不错效果。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是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随着“211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展。高校正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高校科技工作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及科研机构承担建设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基地或平台,积极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等一系列科研任务,使高校总体科技实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知识贡献与社会服务能力大大增强,正在成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

培训感悟|遇上更完美的自己

遇上更完美的自己

——许昌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师项目(第二阶段)培训感悟

2021年9月25日,许昌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师项目(第二阶段)在许昌市十二中进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

这次培训是一次新的头脑风暴,让我在专业发展的路上,更进了一步,期待能够遇上更好的自己!

9月25日上午的培训专家是徐美展,她是南阳市镇平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务科长,河南省名师、中原名师培育对象,河南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指导专家,她为我们带来的培训师《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素》。

徐老师说我们培训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激动,想起来感动,回到家一动不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这是被培训者的素养问题吗?带着这些疑问,徐老师一一为我们指点迷津。

徐老师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了指导,主要从问题诊断、示范教学、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成果转化六个方面进行解读,阐述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素,整场讲座思路清晰,实操性强,徐老师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自然顺畅,让我们倍感意犹未尽。

在问题诊断中,徐老师反复强调“问题即主题”,告诉一线老师,一定要基于实际问题制定相应方案。

在示范教学环节,我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提到四备常规:备标准、备学情、备教材、备教学设计,这些都是徐老师的亲身实践,让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

在研课磨课环节,徐老师说,多人同课异构称之为研,一人同课异构称之为磨。

研课环节着力开展课例研讨,进行对照反思,突出经验学习,磨课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

在培训回来的路上,我们学校参加培训的几位老师非常兴奋,商量以后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徐老师说的“三段式”进行课例研磨:文本建构,集中定向研磨;课堂实操,校本精准研磨;成果打造,个体深度研磨。

在成果展示环节,徐老师推出了她带领老师们开展阶段培训的成果展示,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方式,提炼出“金课”,有效引领了老师的专业成长。

总结提升环节,通过“原生态课' 与生成性“金课”的对比,对参训教师开展研修前、后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对比评价,打造成长案例,指导参训教师制定培训成果转化实施方案。

最后,在成果转化方面,徐老师又指导参训教师在培训活动结束后,持续而有效地将其在研修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运用到工作当中,进行学习成果的迁移,从而使培训成果价值最大化。

9月25日下午,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科科长杨梅玲老师做了《修炼培训艺术,打造魅力培训》专题讲座。

对杨老师讲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讲座时杨老师带领参训学员一起做的热身活动。

我想起来我们上课时,一节45分钟的课,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全程集中,学习杨老师设置特色活动,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拉近了师生关系,何乐不为。

杨老师从四个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1.培训师角色与素养要求,2.魅力培训特点之探讨,3.魅力培训之授课技巧,4.魅力培训之组织策略。

杨老师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培训者,她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所有学员都听得津津有味,杨老师告诉我们:只有发展每一个教师,才能成就每一个孩子。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觉得,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磨练,才能刷新教育理念,将教育这份神圣的工作做好。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感谢许昌教育局为我们一线老师提供了这个学习、提高的平台,让我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努力成长为更完美的自己!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是你的领导或者老板所期望看到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1

1.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2.使用好《基于班级发展的学校负责人手册》和《基于班级发展的班主任手册》

3.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和学困生转化工作档案。

4.定期召开学困生工作会。

一、有没有学困生?

二、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三、怎么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建立基于班级发展的校本研究。学习方法问题:建立基于学科课堂教学的校本研究,确立研究主题)

四、解决或干预方案是什么?(确定研究主题、研究内容(预警、跟踪、提升学习质量)、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组织保障(组织、分工)、预期成果)

五、利用什么工具开展工作?

学困生转化的工作思路(应把握的方向)

一、工作核心:学困生的真正转变。

二、工作方向:围绕学不会和不想学两条路制定转化措施和开展工作。

三、工作难点:学困生的原因分析,找准才能对症下药。

四、工作落脚点:师生的变化。三个层面的变化,一是学校管理上的变化?二是教师的变化?三是学困生的变化?在三个层面(也可以是一到两个)要回答出哪变化了(不一定仅仅是学业成绩)?变化的成效?失败的经验?

五、工作评价:减少学困生数量、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业质量。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不但了解了每个学困生的特点,而且要认真的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学困生工作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困生学生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学困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三、具体转化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转化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2、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

3、培养学习习惯

上课之前要求他们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上课时应该精神饱满,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4、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6、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

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帮助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每位教师应该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希望通过上述帮扶措施,经过我与他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使他们日有进步,学有所获。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3

一、五多一高,有的放矢

一想到这些学困生,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我把这些暂时在我心中定位为学困生一组一组地集中坐在一起,不管是上课和下课,尽量做到:目光多关注,机会多给予,鼓励多用心,纪律多重复,奖励多偏心,谈心高频率。

二、多元评价,强化阳性。

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总能得到鼓励、支持、肯定的人,会如何呢,当然是积极、阳光。对于那些消极、异常的行为漠视或淡化,通过不间断的进行这样的正面行为暗示、强化,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行为,而用正常合理的行为替代之。因此,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这一理念。

三、找准突破口,稳步提高

学困生的学习之所以落后,比较根本的因素是学习方法和方式上存在问题。如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好不容易管住自己写的作业,得到的却是满目红叉的结果,也就失去了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作业评价分优、良、及三等,对于“及”,我用温馨寄语代替,得“优”的学生奖到一颗星,找准突破口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一步一步,一项一项一天一天地提高。

四、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是许多教师的一项绝招。在学困生的辅导上,也要用“赶、帮、超”三个字。

五、家校合力,共同促进。

通过和几个学困生的家长个别接触,我发现他们大都有破罐子破摔的教育思想,作为本班班主任,我要用乐观向上和真情赏识的心态,激发家长对子女的美好期望。

六、持之以恒,巩固习惯

学困生要提高学习成绩不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就能行的。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转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从不及格到及格的转变过程中,他们一定会出现多次反复,我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我必须以满腔热情投入到补差工作中,力争使我班的学困生告别落后,走向成功。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4

各班集体,难免会有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一、确定学困生名单,寻求致后原因,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

早在2000多年以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对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这都说明了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因此要真正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

二、坚持三心两信,做到理解尊重,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关键所在。

所谓三心就是爱心、信心、耐心;所谓两信就是信任、信用。这是教师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系列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欲速则不达。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任何操之过急,速战速胜的想法和行为都会造成揠苗助长,适得其反的后果,学困生转化工作也不例外。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同于种植业,也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企求短期见效。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有忍心、耐心,要打持久战,千万不可急躁粗暴。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对学困生做了许多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转变却很慢,收效甚微。这时如果缺乏耐心,就会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容易泄气。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要明确: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量变是漫长的、曲折的,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的飞跃。学困生的基础差、起步小、与优生的差距大,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及时加以肯定。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当学生有所好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让差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困生都是可以转化的,只要功夫深,铁捧磨成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话,那么即使是一座冰山,也能融化,何况是学生。所以我们说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是转化学困生的三大法宝。

导致学困生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校、家庭、社会不仅要各负其责,而且还要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四、端正办学方向,改革教学方法,实行人类推进,因材施教,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枢纽核心。

学校明确提出,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优先考虑学困生,实行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具体操作如下:

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学困生,要把比较简单直接的实验让学困生来完成,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是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对学困生实行课堂笔记检查批入的制度,指导和督促学困生们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问题,二是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三是可以解决入门和兴趣问题。

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少做。

④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学校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习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

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有些基础上,我们还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脱贫致富。

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想转变,使学困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变得有道德、有教养、有纪律,从而少犯错误。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运用科学的批评教育的艺术和方法。

五、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3、课外组织学困生加以辅导训练。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5、进行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标。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5

每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他们构成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谓“学困生”,即指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思想困惑的学生。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得失,所以,这是一个很有现实价值的课题,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既尊重学生个性又有所针对地进行教育引导,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细细研究。

一、学困生的共性

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样的,进行帮助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但对已有的学困生,倘若深入研究,我们却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心理上主要表现为:

①自卑;

②脆弱;

③敏感;

④封闭。

二、日常行为上,常常表现为:

①不合群;

②易激动或易消沉,爱感情用事;

③丢三拉四,不能很专心地任务;

④服装打扮上追求时尚,一味扮酷;

⑤常常违反校纪校规,特别是不遵守纪律。

三、人际关系处理上:

①对待教师,敬而避之;

②对待同学,或疏远、或欺负、或捉弄、或拉拢一批打击一批;

③对待家长,常常随心所欲,并不时地蒙骗;④爱和社会上问题青年交往,程度严重的,甚至喝酒、抽烟、或出现违法情况。

要帮助“学困生”摆脱成长过程中的困境,班主任必须做好大量的细致的工作,而最主要的是走进他的心灵空间。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计划:

(1)想方设法,收集学困生的有关信息

对症下药,是治病的关键。要帮助学困生,班主任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其“困”的原因。一般的方法有:

①平时观察。老师可以在班级环境中直接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也可以故意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充当主角,留心观察,还可以通过班委会成员,暗地里观察,并在一定的时候,委托其他科任老师帮助观察,班主任老师和其他老师随时交流。

②家访座谈。家访时,巧妙地查询他们走进困境的历史,尽可能多了解他们的有关案例,不过,这种家访,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在场。

③通过其他学生了解。

(2)师生沟通,直接点击学生心灵层面

班主任必须在自己的心灵空间构建爱的驿站,让学困生的心灵马车可以随时停靠。比如,我可以先行主动创设沟通渠道,如和学困生共同就餐、边吃边聊;或饭后邀请他们散步、边走边谈;或课余与他们共同参加一些他的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活动后和他们交流心得体会;或师生通信,;还可利用主题班会,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内心话。

(3)营造关爱氛围,巧妙帮助学生脱困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自己要想方设法在物质上给予帮助,也可发动班级学生,为他们奉献爱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在桌位安排方面,故意安排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他们周围,尽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也可为他们联系一些学科的老师,对他们进行补习或面辅;对思想困惑的学生,多用激励机制、表扬手段或优秀事迹感染等方法;……总之,关爱的气氛必须浓郁。

(4)建立学困生特殊评价体系,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现阶段教育,班级管理过分追求统一的标准,这对所有学生的成长都不利,尤其是对学困生,更为不利,困为,有许多标准,他们一时还很难达到,所以,从某种角度说,这种有标准化无标准更为有害。要肯定学困生的成功,需要制订个性化的标准方案,并和他们协商,使他们产生争取合格逐步向上的冲动,或者,在班级里设立分层目标,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确定,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考核。自然,在执行或操作的过程中,也要防止过高过低的现象,班主任心目中要首先有评定每个学生的基本尺度。

总之,学困生的帮教活动,能转变班风、改变班级面貌、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并且其方法、途径的探索,更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6

一、与优生比,要更加尊重学困生的人格

理解他们的苦衷,体谅他们的难处,要用爱去温暖、关怀他们。多激励、少指责批评,更不能以朽木不可雕之类的言词挖苦他们,以免加重对立情绪。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助长动机性行为,也能促动个人产生新的行为。

二、必须转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做到这点,要动以真情,真正从内心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确实感到爱的温暖,与你心心相印。解除、忘掉不良情绪的情景,用有意义的事情填补心理空旷。用语言暗示,消释消极盛怒情绪。激励法,使其振作精神,相信自己,理智的克服困难。

三、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努力给他们创造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多引导他们参加有益的活动,有意识地安排优生主动接近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自己处处受人尊重,置身于爱的海洋,排除一些消极因素干扰,如家长、亲朋、同学的讥嘲和轻视。学习上有意识避免一些刺激性量化数据标准,特别是作业等第和考分等。更不能排名次,即使有量化必需,也只能用粗线条表示,这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才干,引导鼓励他们担任某方面的职务,把有一定难度、责任较大的任务交给他们完成,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培养其责任感。有意图地创造条件,经常组织他们到校外参观,推荐有益作品(包括书籍、电影、电视、录象等),并要求写感受,多角度地激发其求知欲望和兴趣,逐步转变原来的不良行为。

四、进行理想和纪律教育。

理想是奋斗的目标,也是正确观念形成促使进步的动力。它能吸引人沿正确方向的前进。同时还要给予纪律教育。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美妙,集体的活动,集体姿态和集体的信念。没有纪律的人,是有害社会的人。破坏纪律就是破坏集体利益。所以要教育这些学困生懂得守纪律的重要性,变违纪为守纪,到自觉护纪律。为此我根据不同对象,分析其原因和内在的实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我班有个别学生学习、纪律等各方面都相当差,现在不仅自己成绩提高了,还经常帮助老师干一些班级工作,而且还能以自身的体会帮助别人。虽然教师付出了很多,但是见到收获时,心中的乐趣也是任何物质财富都不可比的。

新的学期里,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师爱的温暖,让他们尽早的做到真正的优秀生。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7

一、开展工作的思路与指导思想:

根据《“延庆县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行动研究”工作通知》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八年级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工作计划,以“学困生的真正转变”为工作核心,立足于班级发展的校本干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相应的各项工作。

二、开展工作的方法:

1、为帮扶的学困生建立跟踪档案袋,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和学困生转化工作档案机制,为有效的转化工作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2、使用好《基于班级发展的教师负责人手册》,为教师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建立一套有效、统一的运行机制。

3、定期召开阶段的转化交流会,以班主任为工作核心及时了解各位辅导教师对学困生工作开展及转化情况——–化整为零——-及时沟通。

4、以每个月为一个工作单元,通过月考、期中、期末的质量分析会为抓手,做好班主任—–教师——学困生——学困生家长之间不同层次的交流与改进。

5、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深入到课堂,以各学科教研组为依托使任课教师树立为学困生服务的意识,真正做到全程参与转化、帮扶的教育工作。

三、开展工作过程中的预想及要求:

1、帮扶教师要了解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方法、交友环境等等,分析造成该生学困的原因是什么?要求教师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学困生的转化不只是停留在学习成绩的变化层面,更应注重这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思想情绪的调控、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业质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

3、转化过程中教师要有预判能力,细致观察学困生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及时收集、整理转化的材料,做好分析工作;及时评估学困生的转化成效,以班级为转化团队进行交流,整体反馈。

4、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八年级的学困生的范围保持在有效地控制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保证年级的大部

分学生学习积极努力,思想健康阳光,使年级中的不确定因素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具体工作开展的安排:

本课题依据“延庆县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与方法行动研究”实施方案,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第一轮研究,具体研究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分析成因、设计方案(x年5月——x年7月)

主要工作是: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资料,组织研讨,分析论证;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组建研究团队,确定启动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前期调查,为下一步制定研究方案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学习理论、转变观念(x年7月—x年8月)

主要工作是: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培训实验队伍,各年级、各班级及各学科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拟订班级研究的子课题,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实施方案、践行研究(x年9月—x年4月)

主要工作是:实施研究方案,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建立学困生档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调整方案,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转化“学困生”措施,定期召开交流和研讨会,对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科学、客观的验证。

第四阶段:后期总结、成果固化(x年4月-—x年7月)

在基本完成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后,进行课题研究总,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撰写研究阶段总结报告和研究论文。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