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基辛格去世-97岁基辛格临终

基辛格去世-97岁基辛格临终

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26 04:06:20

本文目录一览:

  • 1、基辛格逝世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 2、有关名人维护个人尊严故事有哪些?
  • 3、基辛格传去世了吗?

基辛格逝世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基辛格还没有去世,今年93岁。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犹太人外交家,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

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1971年7月9—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著有《核武器与对外政策》、《复兴的世界》、《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白宫岁月》、《纪录在案》、《动乱年代》、《大外交》等。

有关名人维护个人尊严故事有哪些?

朱自清不领美国面粉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闻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闻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专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欺侮.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果断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果断拒绝那些别有专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欺侮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请给分,谢谢o(∩_∩)o

基辛格传去世了吗?

没有。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原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inz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国菲尔特,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

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前美国国务卿。

早期生涯: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菲尔特的一个犹太家庭,1938年因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随父母迁居纽约。在30年代的希特勒大屠杀中,基辛格至少有13个亲戚被送进了毒气室。

对此,基辛格的传记作者之一沃尔特·伊萨克森评论说,基辛格的几乎所有个性特征——他的哲学悲观主义、他的信心与不安全感的共存、他的因自己易受伤害而觉得空虚、以及他的因渴望赞誉而显得傲慢—都可以追溯到那场历史灾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基辛格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