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台湾首富-台湾首富在大陆排第几

台湾首富-台湾首富在大陆排第几

发布: 更新时间:2023-04-06 20:25:51

本文目录一览:

  • 1、郭台铭娇妻,晒全家福其乐融融,他与前妻之间的故事,却更动人
  • 2、台湾富豪榜重新洗牌,排名第一的是谁?
  • 3、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发家史
  • 4、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富豪排名
  • 5、深度 | 台湾首富,自此落幕

郭台铭娇妻,晒全家福其乐融融,他与前妻之间的故事,却更动人

郭台铭,全球知名的代工大王,多次蝉联台湾首富。

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扬言:“大陆离不开我,我要去印度建厂,去美国建厂!”

并且表示是自己给了大陆工人们吃饭的机会。

随后,郭台铭在印度政府的补贴之下,正式宣布在印度建厂、在越南建厂,最后又通过特朗普的关系在美国建厂。俗话说,资本往往流动于低市,最看重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从资本的角度去分析,郭台铭并没有做错。富士康并没有抛弃中国,只不过他不想一棵树上吊死,加上自信心的爆棚,导致做出一件马失前蹄的投资。

郭台铭为何选择越南?

东南亚国家那么多,为何富士康偏偏看好越南?其实,这一原因有很多。

首先,自然是因为越南月薪低。据悉,2019年,越南劳动力的平均月收入为670万越盾,折合人民币1877元。低廉的劳动成本、将近1亿的人口,是越南受到制造企业青睐的重要原因。

其次,越南地理位置优越。越南发展前景广阔。越南是经济增长速度在亚洲十分靠前,成长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未来11国之一。

为什么会选择美国呢?

郭台铭在美国建厂绝不是头脑发热,而是酝酿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听起来很诱人吧,郭台铭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也正因为如此,特朗普才高呼郭台铭:“我的朋友郭台铭——全世界最伟大商人。”

如上所述,所谓有钱不赚是傻子,因为资本的眼里没有感情。

可惜,郭台铭只考虑利益,却忽略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中国的文化属性在世界上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郭台铭却是养活着大陆员工,可是他忘记了,自己的成功恰恰都是中国民族文化属性给予的,没有中国,郭台铭根本不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代工厂。

郭台铭,中国台湾著名企业家。

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郭氏为明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树迁入),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

郭台铭父亲郭龄瑞,山西泽州人,小名“爱物”,曾担任警察,2002年逝世。母亲初永真,山东蓬莱人。

郭台铭手里有母亲给他结婚用的20万元(台币,下同),他和几个朋友又凑了10万元,在台北县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招聘了15名员工,在租来的70平方米的厂房里开了张。公司刚成立,就遭遇了全球石油危机,原料价格大幅上扬,30万元资金很快亏得精光。

1975年,合伙的朋友们决定“撤退”,郭台铭向岳父借了钱,独自支撑着。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选台旋钮做起。鸿海承接了制造电视机选台旋钮的一单生意。时间紧,任务重,鸿海却无法生产模具。为了保证准时交货,郭台铭不得不跑进大大小小的模具工厂,赔笑脸,说好话,拜托工人们帮忙赶工。

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

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

在龙华 科技 园,郭台铭身先士卒,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到了晚上依然驾驶着一辆配备了自行车铃的高尔夫球车,在龙华园内巡视,数十年如一日。他会时不时停下车,或是抽查生产线的运转状况,或是帮助工人维修设备。

郭台铭第一任妻子林淑如:1950年出生于苗栗县,毕业于台北医学院药学系。

林淑如是郭台铭的第一任妻子,据闻是台湾富商的千金。1971年,林淑如与刚从大学毕业的郭台铭一见钟情并相恋。时至1975年两人结婚,郭台铭还是一名穷小子,但林淑如还是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郭台铭,这在当时的台湾一度被传为佳话。

在郭台铭眼中,除了事业就是爱妻。

两人结婚后,家庭生活一直十分圆满,而郭台铭的事业也蒸蒸日上。

其实,结发三十多年的两人,家世背景悬殊。

当年郭台铭只是个专科毕业的小伙子,家境不算好,学费是靠自己半工半读赚来的,而林淑如则是富家千金,是台北医学院的校花,还是药学系的高材生。 但或许就是郭台铭的认真与执着感动了林淑如,让林淑如不顾家人反对,嫁给郭台铭,过着辛苦的日子,一度还因为没有钱给小孩买奶粉,只能让孩子喝米饭煮成的米汤。

当郭台铭的事业遇上不顺遂时,林淑如开口向娘家借了70万元周转。两人相互扶持的结果是,当年辛苦创业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台湾首富,林淑如也坐拥13亿的资产。

几十年来,郭台铭从没有过任何绯闻,他疼老婆在台湾是出了名的。

郭台铭曾花费数亿元,在捷克用林淑如的名字买了一座古堡送给她,这件事在 社会 上一直被传为佳话。 回看三十年来,林淑如一直陪在郭台铭身边,陪他创造了市值3000亿台币的鸿海帝国。

但是,傲人的财富终究没能挽回爱妻的生命。

不幸的是,2002年在一次大病后,林淑如被检查出罹患乳癌,在长达三年的医治后,2005年3月12日晚10时,林淑如因乳癌病逝在台大医院,享年55岁,身后葬于台北县三峡镇。

台湾首富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的妻子林淑如病逝,引起商界震撼。

当年富家女林淑如下嫁给穷小子郭台铭的故事,从此成了绝响。

据媒体报道,林淑如12日晚间因乳癌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55岁。而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刚刚公布郭台铭以身价高达32亿美元当选台湾首富,林淑如却只和他分享了一天的首富荣耀就撒手人寰。

林淑如得了乳腺癌症,治疗时必须切除乳房,这让爱美的林淑如无法接受,最后只能选择死也不要切除乳房,享年55岁。郭台铭伤心很长一段时间,指责自己没有好好挪用时间陪伴,最后只能在自责中度过几年时间。

林淑如去世后,郭台铭时常哀叹:“老天对我不公。”沉浸于悲痛中的他甚至想要退休,最终在郭鹤年的劝说下才作罢。并且为了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郭台铭捐出150亿元给台湾大学成立五百床规模的癌症中心。

俩人育有一男郭守正,女儿郭晓玲。

郭台铭对亡妻林淑,是永远的的思念!

郭台铭在永龄脸书粉丝页上的影片透露,亡妻林淑如在世时,常亲手做水饺馅、包水饺给他吃,有时候会问他什么时间下班,林淑如就会将早上到南门市场采买的新鲜虾肉与菜做成馅料,当郭台铭下班回到家洗澡前,还会试一下口味咸淡,而水饺就会在他洗澡的20分钟内包好煮好。

其实,林淑如自知自己时间不多,知道外面厨师包的水饺不合郭台铭口味,便花了一年时间,将身上所有面食的功夫全部交给厨师,希望郭台铭喜爱的口味不会随着她的离去而消失。郭台铭说自己后来才知道为什么林淑如要请厨师,虽然她已离开13年,但桌前的水饺口味依旧没变。

郭台铭对于亡妻林淑如还是非常的怀念,毕竟是见证郭台铭打下富士康这个大江山的女人,也是郭台铭背后最重要的女人。其实郭台铭有今天的成就是离不开林淑如的,对于林淑如怀念也是很正常!

2008年7月,郭台铭宣布与一名舞蹈教师曾馨莹结婚。

再婚前夕,郭台铭昨日顶着烈阳,到台北县三峡“爱物园”家族墓园祭拜亡妻林淑如,他三度深情亲吻亡妻雕像,说:“Serena(林淑如)在我心中永远是第一,永远活在我心里,虽然现在有人来接班,但她也永远是第二。”

2005年3月12日林淑如因乳癌去世,得年55岁,郭台铭伤心欲绝,以后每年他都到爱物园凭吊。他公开择偶条件时表示,曾在亡妻灵前掷筊,“要得到她的允许,我才可以开始开放我的感情。”

郭台铭在林淑如栩栩如生的雕像旁坐下,对着雕像额头深情一吻,手里拿着三张已泛黄的旧照片,边看边低声细语:“Serena,我明天要结婚了,今天特别来这里跟你报备一下……看,这是我们的结婚照,1975年拍的,你还记得吗?还有这是我们一起出去玩的照片……你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我欠你太多了…希望你可以接受她…”说着说着,忍不住哽咽,甚至对着林淑如雕像的唇再长吻。

郭台铭前后对林淑如的雕像低语了7、8分钟。说:“Serena,因为你不喝酒,所以我带水来敬你……”“Serena,你有没有吃(面)……”语毕又吻了第3次,款款深情。

郭台铭第二任老婆曾馨莹。

曾馨莹1974年出生于南投县,毕业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

曾馨莹与郭台铭结识于2007年初,当时郭台铭因第一名模林志玲为鸿海主持尾牙节目,聘请林志玲的舞蹈老师曾馨莹教舞,两人结识并谱出恋曲。

两人婚后育有三个子女,两女一男。 郭晓如、郭守善和郭晓嫒。

2009年,郭台铭和曾馨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为了纪念 林淑如 ,郭台铭将这个孩子取名 郭晓如。

曾馨莹1976年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与郭台铭结婚时34岁,两人相差24岁。

曾馨莹大学学习的舞蹈专业,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学成之后,成为一些当红影星蔡依林、林志玲等的专用伴舞。与郭台铭的结识还是因为林志玲。一次郭台铭与林志玲共舞,他询问是不是得了名师的指导,林志玲指向台下的曾馨莹,自此郭台铭开始向曾馨莹学习舞蹈,后来陷入热恋。

曾馨莹(1974年11月11日 )TDA舞蹈教室老师,孙燕姿、蔡依林巡回演唱会dancer MTV台舞蹈教学老师。

曾馨莹外貌白皙甜美,某些角度看起来有点神似侯佩岑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舞蹈系的她,曾到旧金山州立大学与艺术大学进修,是张胜丰的舞蹈老师群之一,并担任林志玲的凯渥经纪公司舞蹈肢体教师。2008年7月26日与郭台铭喜结良缘。

2010年11月19日上午7时32分曾馨莹在台北马偕医院产下男婴,体重3110克、头围34厘米、身长53厘米,母子均安。郭台铭为儿子取名“郭守善 ”。

郭台铭的妻子曾馨莹,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一家人出游的全家福。

2020年10月1日台湾首富郭台铭的妻子曾馨莹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一家人出游的全家福,还意外曝光了郭台铭价值4.5亿的私人飞机的内景。

照片里的郭台铭和妻子、孩子们其乐融融,看起来十分幸福,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和曾馨莹结婚之前郭台铭还有一位妻子,这位妻子成就了他。

现在郭台铭和曾馨莹过得很幸福。

曾馨莹还为郭台铭生下三个儿女,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而且郭台铭的大儿子也比自己的小女儿大37岁,郭台铭与小女儿不像是父女关系,反而更像是爷孙关系。

台湾富豪榜重新洗牌,排名第一的是谁?

前段时间,中国台湾省富豪榜新鲜出炉了。富士康郭台铭以456亿美元的产值排名第六,张忠谋则跌出前十。这一次,台湾省富豪榜重新洗牌,台湾省新富黑马诞生,以887亿元的价格甩开张忠谋5条街道。那么此次排名第一的是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台湾富豪榜重新洗牌

张聪渊这次是台湾省首富。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挺陌生的,但你现在穿的耐克、彪马、匡威,可能就是张聪渊旗下的华立实业集团生产的。张聪渊去年连台湾省富豪榜前十都没进。为什么今年他会成为黑马,成为像钟睒睒一样的首富?这是因为张聪渊控股97.23%的华立实业集团前段时间上市成功。上市当天,公司股价暴涨,市值突破千亿元。

作为华利实业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张聪渊的社会地位也有所上升,直接上了榜首。就连蔡家,一个台湾省的财团,也被甩得远远的。张聪渊深度涉足鞋业50多年。他是一个非常低调的“神秘鞋王”,外界关于他的消息很少。张聪渊原来是一个农村鞋厂的经理。后来鞋厂搬到内地后,张聪渊用自己的积蓄和朋友成立了新丰集团。新丰集团短短几年上市成功,业务非常多元化,但制鞋业务却逐渐被房地产挤。

为了更好的发展华立实业,张聪渊开始收购公司,病后创办了一些香港企业,扩大了经营规模。同时,张聪渊也把目光投向了越南,那里劳动力密集,人员成本可以降低,所以张聪渊在越南建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华利工业集团在越南有15家工厂,这也是华利工业集团上市的关键因素。去年华利实业集团做了1.8亿双鞋,净收入达到18.21亿元。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

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发家史

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发家史

王永庆祖籍是福建省安溪县.那里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很困难。王永庆的曾祖父因为日子过不下去,只得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后来便定居在台湾省嘉义县的新店镇直潭里。王家几代都以种茶为生,只能勉强糊口。1917年1月8日,王永庆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苦的茶农家中。

王永庆刚刚学会走路,就跟着母亲出外去捡煤块和木柴,希望能换点零钱,或者供自己家烧水做饭。童年的小永庆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他俄极了,只好偷偷地摘路边的番石榴吃。家里偶尔“改善生活”,煮一些甘薯粥,他也只能分到一小碗。王永庆7岁那年,父母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失学,取出多年积攒起来的几个铜板,把他送进乡里的学校去念书。别家的孩子第一天上学,都会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可王永庆还是平时的那一套,他穿的裤子是用面粉袋改做的,上面还印着“中美合作”的字样。他头上戴的草帽早已破了,但还得靠它挡一挡烈日风雨。他买不起书包,只能用一块破布包上几本书。他连鞋子都没有,总是赤脚在泥泞的山路上奔波!

就是这样的生活,王家也没能维持多久。小永庆9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卧病在床,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母亲的肩上。王永庆看到母亲日夜不停地操劳,总想多帮母亲做点事。挑水、养鸡、养鹅、放牛……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尽量多做。就这样,他勉强读到小学毕业,只得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学校。

王永庆的祖父劳苦了一辈子,最后只给孙子留下了一条教训。他对王永庆说:“种茶这一行,看来是难以为生的。就是饿不死,也吃不饱。你是读过书的人,希望你不要再困在这里,还是立志出门闯天下吧!”

15岁的王永庆,听了祖父的话,决心走出山区,去寻找一个能挣到钱的地方,帮助母亲养活一家人。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县城,在一家米店里当上了小工。聪明伶俐的王永庆,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了,就请求父亲帮他借了些钱做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米店新开,营业上就碰到了困难。原来,城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熟识的米店,而那些米店也总是紧紧地拴住这些老主顾。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到晚冷冷清清,没有人上门。16岁的王永庆只好一家家地走访附近的居民,好不容易,才说动一些住户同意试用他的米。为了打开销路,王永庆努力为他的新主顾做好服务工作。他主动为顾客送上门,还注意收集人家用米的情况;家里有几口人,每天大约要吃多少米……估计哪家买的米快要吃完了,他就主动把米送到那户人家。他还免费为顾客提供服务,如掏出陈米、清洗米缸等。他的米店开门早,关门晚,比其它米店每天要多营业4个小时以上,随时买随时送。有时顾客半夜里敲门,他也总是热情地把米送到顾客家中。

经过王永庆的艰苦努力,他的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越来越兴旺。后来,他又开了一家碾米厂,自己买进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经济也开始发展,建筑业动得最快。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获利颇丰。这个赤手空拳的农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这时,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

那么,该干什么好呢?

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出人意料的是,这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其实,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

王永庆没有被别人的冷嘲热讽吓倒。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果然如人们所预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明显地供大于求。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精明过人的王永庆,竟敢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王永庆有自己的算盘。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

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现在100万吨,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当台湾企业界一轰而上角逐于木材行业时,王永庆果断地转向了塑胶行业;可是,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之后,却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去关注他当初借以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这一看,又让他看出了新的发财途径。

王永庆看到,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树枝丫,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王永庆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枝丫制造人造纤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发展前途!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10月,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大量过去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为台湾纤维工业发展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而台塑、南亚、台化三大企业,使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商中名列第三!进入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包括16家人企业公司,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10万人,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650万新台币!

再也没有人敢小看王永庆,连一贯以经营业绩傲视世界的日本企业家,也对王永庆衷心钦佩,把他与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相比,称他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王永庆的许多经营管理思想,都已成为企业家们信奉的至理名言。王永庆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时说,他认为最有效同时也最有意义的做法,是选择“永远追求更大贡献”作为企业的目标。为了对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企业就会鼓舞斗志,继续不断地扩充事业规模,经常保持着迎接新挑战的热情,和对至善境界的追求!他说:“我不但与别人竞争,也对自己严格要求!”

在生活上,身为亿万富翁的王永庆,同样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有人说,王永庆可能是世界上最节俭的亿万富翁了!他公司的一位职员,花了1000美元为王永庆的办公室更换新地毯,结果惹得王永庆很不高兴,差点大发雷霆!他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最爱吃的是家常的卤肉饭;他对于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据说用了近30年!

王永庆常常用“富不过三代”的古话告诫自己的子女,要他们自己创业,不要依赖上辈的基业而坐享其成。他的儿子王文祥17岁考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2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国外找了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苦干了3年。后来回到自己家的企业中,王永庆同样要求他从最基层干起,经过课长、组长、厂长、副经理的逐级锻炼,数年之后,才让他担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王永庆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婚,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子刀,好让女儿自己替丈夫刮胡子!王雪龄的婚礼比一般老百姓家的还简单,连她手上的新娘捧花,也是跑到许多花店比较后才选购的最便宜的一种!

当然,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从不小气。他曾一次就捐助2.5亿美元巨款给一家医院!

1988年,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报道,在全世界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富豪中,王永庆以40亿美元居第16位!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亿万富豪,从不识“塑料”二字的外行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奋斗历程传遍了全世界 ;

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富豪排名

大陆首富宗庆后

全球最富有的前三名华人仍然在香港,除了李嘉诚之外,其他两位分别是恒基兆业的主席李兆基与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家族。李兆基今年身价倍增,达185亿美元,为全球第22大富翁。

中国娃哈哈集团创办人宗庆后以70亿美元身价排第103位。据此排名,宗庆后为大陆首富。其后的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以50亿美元身家位列154位,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45亿美元列第176位。

在今年的富豪新秀中,福布斯特别提到去年12月从福特汽车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的中国吉利汽车公司董事长李书福。

该杂志说,目前身家18亿美元的李书福是农民的儿子,曾经开过照相馆、后来制造电冰箱,90年代因为成功地将濒临危险的摩托车工厂发展成为中国最佳品牌之一而著名。

台湾首富郭台铭

由于大陆市场成为台湾企业的新增长点,受益于台湾与大陆经贸关系的发展,台湾的富豪今年也水涨船高,从去年的五人增加到了18人。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重登台湾首富宝座。

在美国的华人中,今年41岁的雅虎创办人杨致远去年排名647名,今年身家攀升2亿美元至13亿美元,但排名落至773 名;GPS导航系统制造商Garmin股票一年飙升约一倍,去年落榜的共同创办人高民环今年身家也翻一番,重返富豪俱乐部,身家16亿美元,排名616 名。

深度 | 台湾首富,自此落幕

一、

1993年,就在邓公发表南巡讲话的第二年,43岁的郭台铭在深圳有关部门陪同下来到龙华镇为企业选取新的生产基地。

5年之前,郭台铭在深圳创办了深圳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富士康前身),成为首批入驻大陆的台资企业之一。

站在龙华镇一处山头,陪同官员随口询问郭台铭打算要多少亩土地做厂房?他指着面前一片荒芜的土地,豪气地说:“看得见的地,我全要了!”

此时的富士康还不像今天这么有名,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个做电脑配件的普通台资企业。

陪同的官员吓了一跳,觉得这位台商口气有点狂,可郭台铭笑着说:就怕这些地还不够富士康发展用的。

狂归狂,可人家毕竟是台商,政治效应远大于经济效益。随行人员不敢怠慢,赶忙将情况汇报到了上面,顺利获批。

三年后,占地1000多亩的龙华工业区正式成立,也就是今天拥有30多万员工的富士康工业园区。从工厂南门骑车到北门,需要耗时30分钟,可见面积之大。

这是郭台铭在大陆最早兴建的厂区,也是他创业后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

此后数年,郭台铭以深圳为中心,将企业从珠三角辐射到长三角,从沿海转入内陆甚至海外,靠着给大牌企业做代工,逐渐建立起拥有一百多万员工,产值数千亿的“代工帝国”富士康。

今天,富士康每条生产线平均每小时能生产近600台智能手机,世界上每七部iPhone,就有一部来自于富士康的生产。

创业47年,从貌不惊人的“塑料加工小哥”摇身成为身价百亿美元的台湾首富,郭台铭近半个世纪的打拼史相当精彩。

有人说他是冷酷专制的“霸道总裁”,也有人说他是有眼光、有胆识的管理大师,还有人说他是言不由衷的“花花公子”。

郭台铭说话也时常矛盾,常自诩是山西人,动不动就捧着“忠孝礼义”给自己贴金,可也会说出“商人无祖国,哪有市场哪就是祖国”,还有“大陆需要我,我不需要大陆”之类的话。

如今,71岁的郭台铭已经走下高坛。

二、

1950年10月8日,新北市板桥路上,一座名为“慈惠宫”的妈祖庙内忽然传出响亮的婴儿啼哭声,蜗居在此的小警察郭龄瑞一家降生了名男婴。

面对窘迫的生活,郭警官给儿子起名“郭台铭”,表示不忘这段刻骨铭心的 历史 。

郭龄瑞是山西省晋城县人,当过兵,后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1948年随国民党败军撤到台湾,无权无势的他既买不起房,也没分到宿舍,和妻子只能栖身在警局附近的妈祖庙内。

童年时 ,郭台铭和弟弟妹妹因是外乡人,常被同龄人欺负,可无论对方有多少人,被打得多惨,他都会红着眼睛,抄起拖鞋和对方死磕到底。

在家里,军人出身的郭龄瑞采取准军事化管理,孩子们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都有严格的作息制度,这让郭台铭身上除了股狠劲,还有凡事必须遵循制度的意识。

1966年,16岁的郭台铭因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在“海事专科学校”读完书,转身又服了兵役,之后到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21岁时,郭台铭进入台北一家药厂做业务员,因做事勤快,很快博得同在药厂实习的一位名叫林淑茹的姑娘芳心。

年轻时的郭台铭高大帅气,嘴巴又甜,林淑茹貌美如花,又温柔似水,俩人很快坠入情网。

接触不久后,郭台铭吓一跳,才晓得人家不仅是台北医药院的高材生,还是香港巨富林百欣的掌上明珠。

如此悬殊的家世背景,自然让林家极为反对,想尽一切办法阻挠两位年轻人在一起,连郭台铭的父母都站出来表示不敢高攀这门亲事。

可林淑茹认定郭台铭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不论家里怎么苦劝,丝毫不让步,郭台铭更觉得找到林淑茹是老天对自己的眷顾,也毫不妥协。

1975年,25岁的林淑如不顾家人反对,和郭台铭最终“奉子成婚”,结束了5年的恋爱长跑,步入到婚姻的殿堂。

等外孙郭守正和外孙女郭晓玲先后出生后,林百欣果真没去看过一眼,对女儿的那份怨恨可想而知。

要爱情不要面包的林淑茹很硬气,不来往就不来往吧,一门心思想做好郭台铭的贤内助,相夫教子。

事后证明,她还是草率了。

林淑茹的态度越坚决,郭台铭的压力越大,人家好歹是百亿富豪的女儿,就这么不明不白下嫁给自己这个“穷小子”,怎么说也得混出点名堂给老丈人看看吧。

此时正是塑料制品兴起的时代,全球的塑料加工产业相继转移到了港台地区。郭台铭知道打工没啥前途,就在婚前一年依靠母亲资助的20万和朋友共同创立了“鸿海塑料”。

“鸿海”是郭台铭想的名字,鸿为天,海为地,意思是自己做的是天地之间的大生意,寓意不错,可惜现实结结实实给了他一顿爆锤。

三、

虽说郭台铭创业时也很勤奋,没日没夜苦干。可赚钱这回事,并不只靠勤奋,还有经验、技术以及人脉,甚至还需要点运气。

遗憾的是,年轻时的郭台铭这些都不具备,加上遭遇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料价格大幅上扬,塑料产业一片萧条。

忙活了两年,钱没赚到不说,合作伙伴还接连撤股跑路,几十万的资本赔光还倒欠了一屁股债。老郭家穷得连奶粉钱都没了,刚出生的儿子只能喝着米汤,饿得哇哇大哭。

看见老公整天唉声叹气,家里又穷成这副模样,倔强的林淑茹只好拉下脸从娘家借了70万支援郭台铭。

1976年,26岁的郭台铭揣着温热的“老婆本”接了一笔黑白电视机旋钮的大订单。

可等他接下订单才发现自己没有生产旋钮模具的技术,只能到处求人,请外面的模具师傅帮忙才完成了生产任务。

就在整个订单生产的过程中,郭台铭敏锐意识到塑料加工属于产业链的底层,模具加工才是整个制造业的核心,他的心思有些活络起来。

1977年,鸿海账面已经有了数百万的资产,在许多朋友的建议下,郭台铭眼前有两个看似不错的“赚钱机会”。

一方面是台湾经济腾飞,乘房地产火热,去炒地皮;另一方面制造业兴起,带动了各种原材料涨价,还可以靠囤积原料赚钱。

没想到,郭台铭选择把所有钱统统购买最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

他觉得炒地皮和囤积原料都是投机行为,只有搞实业,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稳赚不赔。

话虽这么说,可这段时间的郭台铭倍受煎熬,一边要不断花钱培训技师,加班加点维护新机器,一边眼瞅着原本唾手可得的土地和原材料翻了一倍又一倍的价格,搁谁都觉得郁闷。

不仅如此,郭台铭还把公司搬到偏远的台北土城,这里是台湾专门关押经济犯的监狱。

他担心万一自己犯了啥经济问题,员工起码还能就近汇报情况,保持公司运营。

除了经营上提心吊胆,郭台铭也是真穷。

有一年过年,郭台铭发完公司员工的年终奖后,口袋只剩下2000块,只好留下1000块给家里买年夜饭,剩下1000块等太太回娘家象征性包了几个红包,好充个门面。

幸好,太太林淑茹不断给他鼓励,毕竟是读过大学的高材生,她坚信丈夫的决定没有错,让他放手去干。

不得不说,任何时候得到家人的支持,才是迈向成功最关键的一步。

熬了近四年,抵挡住诱惑的郭台铭苦尽甘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接到来自欧美等国的电子零件订单,业务节节攀升,周围赚快钱的朋友们事业却戛然而止。

四、

1980年,鸿海生意真正红红火火起来,可30岁的郭台铭心里却有些不痛快。

因为买设备的原因,郭台铭经常在日本考察,他发现日方是“母鸡养小鸡”模式,大厂扶持小厂成为自己的“卫星工厂”,彼此合伙挣钱。

回看台湾,大厂欺负小厂,小厂又彼此打价格战,争斗不休,坊间因还不上贷款,工厂倒闭,法人被关的新闻屡见不鲜。

郭台铭因此作出一个决定:不再和台湾本地工厂玩,去找美国人做生意。也正是这个看似“崇洋媚外”的决定催生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富士康。

1985年,郭台铭接到了为电脑企业生产连接器的订单,算是正式链接上了“电脑产业”。

因为要进军国际,品牌得起个外文名,郭台铭就起了个“FOXCONN(富士康)”的名字。

FOX意思是狐狸,寓意企业要像狐狸一般灵活机敏,CONN是连接器的英文Connector的缩写,企业性质一目了然。

这名字可谓实至名归,在开发连接器生产设备时,不少工艺都不懂的郭台铭宣称 :“成功就四个途径:抄、研究、创造、发明” 。

正是这种灵活且带有几分狡黠的企业文化,让富士康迅速成长起来,从模具加工切入到更为复杂的“个人电脑”生产环节。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郭台铭独自跑到美国寻找客户。几周时间,靠着每天吃汉堡,住12美元的 汽车 旅馆,美国51个州,他跑遍32个。

随着全球信息产业的爆发性增长,郭台铭的运气也来了,富士康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得到海外商家认可,拿到了不少代工订单。

靠着早期投入的研发实力,别家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设计到量产的过程,富士康只需要数周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居然还比同行要低。

1988年,富士康已是拥有1000多人,营收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成为宝岛重要的 科技 型加工企业。

可就在这一年,38岁的郭台铭再次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整个生产基地全部搬迁到大陆。

虽说此时大陆为推进改革,出台了不少支持台商在大陆设厂的政策,但是观望者居多,真正肯付诸实施的企业少之又少。

五、

郭台铭敢突破两岸政治风险去大陆办厂,既有成本考虑,也是被逼的。

随着八十年代的经济腾飞,台湾的土地及用人成本暴增。同一工种,台湾的人工成本是内地的5倍,而且有钱还找不到人。

同时,相比大陆种种优惠政策,台湾对中小型企业可谓放任自流,处处刁难和歧视。

正因为此,郭台铭已经盘算好了“鸿海”迈向全球化产业的规划。

此时的大陆不仅在土地政策上给予台商极大优惠,在税收、招工等环节也给予了充分照顾和扶持。

因此,深圳富士康工业园成立后,郭台铭自信地说:“大陆,未来将是我们制造技术的实验战场,在那里,我们要挑战制造、销售的最高境界。”

扎根深圳后,富士康正式迈入到发展的快车道,靠着超高性价比和高效率,从日韩等国精密制造企业抢走了不少订单。

龙华的新厂房在建期间,富士康正好在临时租借的黄田厂房赶一批康柏电脑的订单,那是郭台铭从韩国LG嘴里抢来的。

截止交货前一天,还有一万多台的电脑外壳没能完成,眼看就要规约,郭台铭亲自带领所有员工分A、B组两拨人轮流上流水线,24小时内停人不停设备。

凌晨5点57分,全部货物生产打包完毕,比预计时间还早了3分钟。

高效、守时,价格比同行低,同时为了打消合作商的顾虑,富士康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只做代工,绝不会去做相关品牌商品。

这样的企业实在打着灯笼也难找,苦练签名多年的郭台铭终于有机会在和IBM、英特尔、DELL、索尼等产业巨头的合作协议上潇洒签上自己大名,钱也如流水般涌入。

做代工是为了赚钱,可也要看什么时候做最划算,精明的郭台铭脑子里一直算着账。

虽然手机代工是郭台铭最赚钱的项目,可包括后来的TFT-LCD领域,富士康都不是这些市场最早的进入者。

1999年之前,国内代工厂一窝蜂抢手机代工业务时,郭台铭觉得手机制造成本过高,不管厂家怎么邀请,他都按兵不动继续做个人电脑代工生意。

直到2000年,郭台铭觉得手机已经是大众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这才不慌不忙出手。

凭着过硬的品质和技术,富士康相继从众多国际手机品牌拿下海量订单,很快垄断了全球手机代工行业。

苹果的乔布斯因为欣赏富士康帮摩托罗拉代工的手机品质,秘密会见郭台铭,将iPhone生产任务交给了富士康。

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成为台湾民营企业中的龙头企业。富士康位居“中国出口200强”第二,占到此时深圳出口总值的6.2%。

仅仅一年后,这个数字变为3450亿元,业绩增长达七成。52岁的郭台铭在这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以23亿美元身家排名198位,连续四年蝉联“台湾 科技 首富”。

自郭台铭移师大陆创办富士康以来,年平均增长超过60%,全球市场占有率与营收狂飙猛进,在全球EMS(专业制造服务商)中几乎是霸主一般的存在。

富士康的成功自然离不开郭台铭孜孜以求的精细化管理,可其中也似乎少了那么些人情味,大麻烦随即而来。

六、

2010年刚开年,深圳富士康出现了第一宗工人跳楼事件。

郭台铭起初并不在意,数百万的员工出现那么一两起想不开的自杀事件,实属正常。

万万没想到,随后短短九个月,接连发生了14起富士康工人跳楼事件。

舆论哗然,股价下跌,官方质疑,郭台铭也被整懵了。

郭台铭也不是没想办法,第五起自杀事件发生后,他就主动宣布全员涨薪,接着邀请媒体实地探访,还请来几位如花似玉的“小姐姐”在厂区四处转悠,充当心理辅导员。

这还不算,郭台铭还动用私人飞机从老家山西五台山请来三十位高僧给死者做法事,自己还虔诚跪在一旁默默祷告。

可没卵用,没几天,又一位富士康员工跳楼了。

郭台铭长叹口气,只好采取了极其简单粗暴的办法,将工人宿舍大楼外统统装上铁丝网。

效果倒是立竿见影,跳楼的员工没有了,可深圳这年的铁丝也全涨价了。

撇开风水不谈,员工连续跳楼与富士康严酷的管理制度分不开。

据说,在深圳龙华,你只要看见哪个工人眼神迷离,一副没睡醒的模样,那准是富士康的员工。

从小接受军事化教育,又当过兵的郭台铭对富士康采取了一整套军事化管理,简单说就是从生活到工作全部流程化运行,把工人当“人形机器人”使用。

富士康的员工入职前都要军训,园区内的工作和生活必须按照富士康《员工手册》严格执行。

按照《手册》规定,工作时,无论坐着、站着,所有人都必须听着哨声统一行动,即使只是站着,也必须像军人一样站军姿。

流水线上的工人哪怕是简单的焊接工作,也有整套扫视、拿货、焊接及完结等程序要求,头部只需跟着作业左右晃动,绝不能四处乱看。

整套动作一天下来重复数千次,人不傻才怪。

厂区聊天会被警告、超过三次直接开除;上厕所不能超过10分钟……这样的规定在员工入职时就被严格灌输。

厂区内实行严格的上下级管理,通过不同服饰颜色,就能很明显看出他属于什么阶层,食宿到行走路线完全不同。

更绝的是富士康的宿舍安排,老乡和老乡绝不会安排同住一屋,怕的就是闲聊耽误工作,或者搞串联生是非。

除此之外,富士康工人不仅食宿全免,所有生活上的事情统统外包,洗衣、保洁都有专门公司承办。

倒不是富士康多心疼工人,而是这样可以省下无法控制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让工人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管理层也不轻松,每天开会像开军事会议,战战兢兢不说,郭台铭还有自己一套“尿论”,时常教训道 “你的尿变黄了没?不黄?那证明你工作不够努力。”

这其实是郭台铭在和国外大品牌合作时学来的所谓“流程化精细管理”,也是今天流水线作业的基础原理,确保企业里每个人每个零件都符合工业化生产标准,可管可控。

问题是,国外的管理方早就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有些反人性化,已经通过大规模的设备升级,将人工变成了自动化作业,工人的权益也有切实的保障。

可到了富士康这里,数十年来就是贪图人工便宜,有意将原本应自动化作业的流程交由人工完成。

好好的大活人变成“机器人”,结果可想而知。

七、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富士康能长期价格上远低于竞争对手,是因为毛利低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代工一部价值1000美金的iPhone,大头自然是苹果公司拿走,小头是日韩等零部件归生产商,富士康赚到的不到10美元,如果扣去经营成本,净利润可能还不到1美元。

这就导致平均毛利在3%左右的富士康若想经营下去,只能不断通过降低成本维持,羊毛出在羊身上,利润自然得从富士康的工人身上榨取。

深圳富士康成立时,台湾的人工平均是大陆的五倍,算上大陆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资给予的各种政策,这才使郭台铭的成本能远低于同行。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富士康的管理再严酷,再不近人情,就在跳楼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时,全国各地的富士康厂门口还是排满了长长的求职队伍。

因为相比其它企业,富士康的薪酬依然是最高,管理也最正规,想想也有些细思极恐。

事实上,郭台铭也有自己的考虑。

富士康的成功关键在于郭台铭的提出的“降低成本体系化”,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也就是著名的“赤字接单,黑字出货”体系。

“赤字接单”是指以最低的价格从对手手里抢过订单,通过严格把控生产过程的精确度、设备运作的精准度,将所有流程全部拆解,层层考核管理。

分解后的步骤将成本控制提升到极致,最后达到客户满意,自己还能盈利的“黑字出货”的结果。

此外,当新的 科技 产品出现在市场时,郭台铭很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等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体系标准化后,这才挥舞着战无不胜的价格大旗一举拿下。

不仅如此,拥有全球十多个研发中心,上万名研发工程师的富士康早已从单纯代工转入AI智能、5G通讯、精密制造等高科研领域,以技术碾压了无数潜在的竞争者。

在竞争残酷的商业环境中,“骁勇善战”的富士康也逐渐成为各地政府眼中能直接带动GDP的“香馍馍”。

在2018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68岁的郭台铭表示:富士康产值占整个中国GDP出口的3.9,进口的3.6,占全国GDP近3000亿,下一步将努力提升到5个点。

这就难怪当富士康在2009年准备进驻河南时,河南省政府为了帮助招工,甚至专门下发文件,从县乡村层层分包任务招人,每个工人还能拿到200元政府补贴。

本来有媒体还质疑河南政府这是倒贴数亿来讨好富士康,可等富士康完成在河南诸多布局后,看见数字的人都闭了嘴。

2019年,河南的进出口总值,十年间从不到200亿人民币迅速提升为5000亿,富士康一个公司进出口额就占到了六成,河南顺利跨入全国外贸省份前十名。

四川也是如此,富士康进入后,四川全省货物进出口总值从不到1000亿提升到3000亿,成都富士康一家企业进出口金额就占到全省的19.2%。

昆山、烟台、重庆、贵阳等省市也通过引进富士康,不仅从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好处,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得到相应改善。

不可否认,富士康的到来给各地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更带来了一系列的上下游产业链,当地的高新技术和电子产业迅速得到提升,直接改变了整座城乃至全省的经济生产体系。

因此,郭台铭无论去大陆哪里考察,当地一把手基本上都会亲自接见这位“财神爷”。

八、

在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更是神一样的存在。

一面是他的话被当作语录张贴在园区每个角落,一面是每天有无数歌功颂德的人围绕左右。

如此一来,有些飘的郭董说出“富士康养活了不少大陆人”这样的屁话也不足为怪。

不管郭台铭创立的富士康有多厉害,他本质上还是个将利益放在首位的商人。

这两年,郭台铭紧随苹果等大公司的脚步,悄悄在印度和越南砸下百亿新建工厂,都是商人逐利的正常表现。

这位拥有数千亿身价的“财神爷”的感情生活也一样以善变和多彩多姿闻名宝岛。

2005年3月12日,太太林淑如因患乳腺癌去世。就在前几天,55岁的郭台铭刚刚当选福布斯榜单台湾首富。

可能感念苦熬了多年的太太没能见到这一天,郭台铭面对镜头,悲戚地大喊:“老天对我不公”。

当年为了感谢太太一路的相守相伴,郭台铭斥资数亿在捷克买下以林淑如英文名字命名的古堡,被传为佳话。

可惜结发妻尚在时,郭台铭就曾犯下 “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与金融公司一名女职员传出绯闻,闹得不可开交。

最后,还是林淑如忍痛和郭台铭联手以敲诈罪把对方送进监狱了结此事。

估计后来的吴秀波夫妇对这波骚操作心领神会,学以致用。

林淑如走后,郭台铭对媒体一再表示“太太不可替代”。

可俗话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太太走后的郭台铭仿佛放飞了自我,与众多女明星不断传出绯闻。

其中既有和他大跳贴身热舞的林志玲,也有与他十指相扣出席公众场合的刘嘉玲,至于其他一些十八线的小明星更是数不胜数。

一系列劲爆新闻惹得李敖老师都看不去,放话直言:“他扯女人没有水准,像发情的小动物。”

不管是不是逢场作戏,反正“二玲”自此从郭台铭的身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比郭台铭小24岁的舞蹈老师曾馨莹。

有趣的是,这位曾老师正是当年指导郭台铭和林志玲跳热舞的舞蹈老师,其中关系不禁让人想入非非。

2018年,68岁的郭台铭迎娶了44岁的曾馨莹。婚礼现场,老当益壮的郭台铭当场做了30个俯卧撑,“虎虎生威”地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台湾媒体故意问郭台铭为何看上曾馨莹,他一脸真诚地说:“我从她身上闻不到钱的味道。”

这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不晓得林志玲和刘嘉玲等女明星听了作何感想。

当初的“小甜甜”,今天已是过眼烟云。郭台铭和女明星交往可以说是逢场作戏,可对自己一手打造的富士康帝国,那肯定是真爱。

虽然郭台铭从2001年起就表示要退休,可18年中,经历了员工跳楼、接班人弟弟病逝、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后,放心不下的他仍独自扛着富士康的大旗。

2019年6月21日,69岁的郭台铭终于宣布退休,将鸿海董事长一职交给了跟随几十年的刘扬伟。

从中国到美洲,再到欧洲、南美洲和非洲,富士康的工厂遍布大半个地球村,郭台铭一手打造的千亿帝国堪称华人中的商业奇迹。

很多人肯定会就此大谈郭台铭的格局和眼界,可事实上如果没有踏着大陆四十年经济腾飞的台阶,享受着无数优惠政策和几十年的人口红利,郭台铭未必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站在风口的人可能会一飞冲天,也可能从云端突然坠落。

伴随大陆人口红利褪去,富士康赖以生存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急速萎缩,身边又多出像比亚迪和立讯精密这样闷声不响的竞争者,怎么可能让退休后的郭台铭感觉轻松。

离开郭台铭的富士康,何去何从仍需观望。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