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华夏渔猎技术论坛-华夏鱼猎

华夏渔猎技术论坛-华夏鱼猎

发布: 更新时间:2023-02-22 18:42:18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州文化·中州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
  • 2、除中原华夏文明、南方沿海百越文明,西南、西北曾有哪些文明?
  • 3、古代中原王朝为什么只防北边,其它地方难道不用防吗?
  • 4、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农耕民族还有什么民族
  • 5、华夏本土起源说17:高庙是历史上的祭祀之国
  • 6、华夏始祖是谁?

中州文化·中州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

中州文化·中州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化发祥地之一

中州是华夏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不仅发现了多处古人类化石点,而且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如繁星遍布各处。

(1)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在中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相当丰富,如河南南召县云阳镇杏花山的南召猿人化石,是属于一个青年个体的右下第二前臼齿。齿冠保存完好,其形态和测量值均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中国猿人牙齿相近,因而可能属于直立人类型。与这枚猿人化石同出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虎、中国鬣狗、肿骨鹿等二十一种。

1973年,河南南阳市的中药材仓库中发现一枚人的上前臼齿化石。同年九月,又在南阳药材仓库和西峡县药材仓库的“龙骨”中找到十二枚人的牙齿化石。“龙骨”是作为药材,从淅川县各地收购,集中运来销售的。根据这些牙齿化石的特征来看,其性状近似直立人。1976年卢氏县在外贸部门上交的“龙骨”中发现两枚人牙化石和四块人类头骨化石碎片。两枚牙齿化石系左第一前臼齿和右上第一或第二臼齿。头骨化石系人类枕骨碎片。从这些标本的形态观察,他们与现代人接近。化石可能出自卢氏县城以南的刘家岭一带。

中州还发现许多旧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如从安阳市西南的小南海遗址发掘出石片和石器7078件,C14测定距今年代9050±500BC,属于更新世晚期,稍早于山顶洞人。河南地区发现的旧石器遗址还有三门峡市东北的水沟和会兴沟遗址、灵宝的营里、南台小空山洞穴遗址、西峡的小洞遗址、荥阳织机洞遗址、洛阳凯旋洞遗址等。

中州也发现有细石器遗址,如许昌灵井遗址,舞阳的大岗遗址。出土的石器制作精细,体积较小,故称为“细石器”。有学者提出,灵井文化是中石器文化的一个代表性遗存。

(2) 裴李岗文化遗址。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早期的代表文化,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年代约在公元前六千年左右。在裴李岗遗址中发现了房基、灰坑和墓葬,出土了数百件陶器和石器。出土的生产工具以农业工具为主,有石斧、石铲、石镰,比较典型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它反映了人们已经开始加工粮食,有的石铲上有捆绑木柄的痕迹,表明这时已经进入了锄耕农业。另外还发现了狗、猪、羊、鸡的骨骼,骨镖、石镞、陶弹丸,说明裴李岗文化的居民除已定居从事农业外,还有一定的渔猎经济。裴李岗遗址中制陶业也比较重要,发现了陶钵、陶罐、陶碗、陶盘、陶杯、陶纺轮等。还发现了陶窑。陶窑由窑室、火膛、火道、烟孔组成。裴李岗文化晚期,制陶业已达到一定水平。裴李岗文化的典型遗址还有莪沟北岗遗址、贾湖遗址、汝州中山寨遗址、淇县花窝遗址和方城大张庄遗址,其中较典型的是莪沟北岗遗址和贾湖遗址。

莪沟北岗遗址位于密县城南莪沟村北的山岗上。在这里发现裴李岗文化的房基六座、灰坑四十四个,墓葬六十八座,出土陶器、石器三百七十余件。其中有石铲、石磨盘、磨棒等。还发现一件陶塑人头像,为泥质灰陶。扁头型、方脸、宽鼻、深目、下颏前突、口微裂,造型逼真,为一老年形象,是目前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陶塑人像珍品。

舞阳县北的贾湖遗址约距今七千至八千年,已发现三十多座房基、三百余个灰坑、十多座陶窑、三百多座墓葬。发现了与裴李岗遗址和莪沟北岗遗址同样形制的石铲、石镰、石磨盘及陶质的生活用具,还发现了器物上的契刻符号。如龟甲上刻的“目”、“日”、“头”,石柄上刻的“亻”、“彳”、“‖”等。这些符号与甲骨文与金文中的某些字形相似,可以视为与中国古文字发展有关的锲刻符号。

贾湖遗址发现典型器物还有骨笛。骨笛在七个距离相等处分别有七个孔。经有关专家研究和实验,认为这些骨笛已具备音阶结构、发音准确,至今仍可以吹奏旋律。

(3) 仰韶文化。 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一处含有彩陶与红陶和磨光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从此,仰韶文化作为我国古代母系氏族时期的一支典型的代表性文化而名满天下。

仰韶文化在距今约六千年之前形成,延续约两千年之久。仰韶文化的基本面貌是经营原始农业,以种粟为主,饲养家畜,兼营渔猎,采集;其陶器以手制红陶为主,器形有盆、钵、罐等,器形表面多有彩绘,有的陶器上面还绘有鱼、人面等图案,故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有固定的村落和集中的墓地,通行土葬。

仰韶文化遗址遍布河南各地,目前在全省发现的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已有八百处之多。其典型遗址主要有庙底沟类型、大河村类型、王湾类型、后岗类型、下王岗类型等。

庙底沟类型 庙底沟遗址位于陕县东南庙底沟村西,遗址面积二十四万平方米。庙底沟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遗存反映其正处于仰韶文化的全盛时期。该遗址发现的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粗陶为主,有少量细泥黑陶。器物均为手制,泥条盘筑成形后多经慢轮修整,器表以线纹为主,并加堆纹、篮纹、席纹等。陶器上多有彩绘,主要施以红黑二彩,图象以植物花卉形较多。石器有石铲、石刀、石斧、石磨盘、石镞等,其中经磨制和穿孔的器件明显增多。另外还有陶纺轮、陶弹丸、骨针等。庙底沟的房屋建筑以平地起建或浅地穴的方形房为主。门口有窑穴。庙底沟类型的墓葬多为单人仰身一次葬,未见随葬品。也发现一些灰坑中有随意弃置的尸体,可能是部落冲突中死去的战俘。庙底沟类型的文化遗址主要发现于崤山以西、华山以东的三门峡和晋南地区。属于庙底沟类型的遗址还有陕县三里桥、庙底沟、七里铺,渑池县的仰韶村,灵宝县的万村等等。

大河村类型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东北的大河村西南的一漫坡山岗上,面积三十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七米,最深达十二点五米。根据C14测定,大河村遗址距今年代约六千三百八十年至四千四百年之间。大河村文化的彩陶非常发达,多为白衣彩陶,以天象纹和植物的叶、茎、果等为图案的彩陶很富特色。其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粟。大河村的房屋建筑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木骨泥墙和整塑整烧技术最为流行,房间多为双间连排,或多间连排,还有套间房。有的房屋有火池,有烧土台,周围还有窑穴。这种建筑形式反映出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社会组织和婚姻形式的变化。大河村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较前有明显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物,如有肩石铲,石锛、长方形石刀等。所有石器皆为磨制。另外还有骨、角器,如骨锥、骨针、蚌铲、蚌刀等。玉质装饰品也有发现。又在一种做瓮棺葬葬具的大口尖底缸身下部发现一烧制前贯通缸壁的小圆孔。有人认为,这种器皿可能与酿造有关,后来才用作瓮棺;也有学者认为,瓮棺下部的圆孔可能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死者灵魂便于与外界相通。

大河村文化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于嵩山、伏牛山以东,包括郑州、开封以南,周口以西,驻马店以北的淮河北侧主要支流的上游地区。已命名的遗址有二十多处,系统发掘的仅郑州大河村、后庄王、林山寨、长葛石固、荥阳青台、点军台、禹县谷水河等处。

王湾类型 王湾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嵩山以西,崤山以东,以南的伊洛河流域,即豫西地区。这一带仰韶文化的遗址非常密集,已公布的省级保护单位近十处,经发掘的重要遗址有洛阳王湾、孙旗屯、矬李、偃师高崖、汤泉沟、苗湾、灰嘴、伊川土门、水寨、临汝中山寨、大张、阎村、北刘、巩县赵城、水地河等。王湾类型遗址距今约五千二百至五千八百年之间。因房屋建筑保存较差,故其村落布局不太清楚。目前发现的十多处残房基,均为平地起建的方形或长方形基址,墙基有挖槽地基,内填红烧土块或铺砾石块,木骨泥墙,墙上多涂白灰面。生产工具有磨制或打制石器。王湾类型的晚期,制陶出现快轮技术。

后岗类型 后岗遗址,因发现于安阳市西北洹河南岸高楼村北一漫坡土岗上而得名。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梁思永先生主持发掘了后岗遗址,首先发现了这里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等三种文化堆积的地层叠压关系。有学者认为,后岗类型的文化遗存“是裴李岗—大河村文化系统北去的一支创造北方变体文化”。(《河南考古四十年》)后岗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于豫北的卫河、漳河流域。属于后岗类型的遗址有安阳大赉店、高进台子、同乐寨、濮阳西水坡等。后岗类型的房屋建筑技术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或浅地穴式,木骨泥墙,运用整烧整塑的烘烤技术。农业生产工具以石铲为最多,说明原始农业的发达。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后岗类型的典型遗址是濮阳西水坡遗址。在该遗址的一处高地上,发现了三组用蚌壳砌成的龙虎图案,可能是大规模祭祀的遗迹。第一组在一墓葬中。墓主人的右侧砌一龙,左侧砌一虎。龙虎皆背向墓主人,头向与墓主人相反。墓主人足端0.35米处的一对人胫骨旁还摆有一个三角形蚌图。此墓南二十米处的一个浅地穴中发现第二组蚌图,其图案有龙、虎、鹿、蜘蛛等。龙头南背北,虎头北面西,鹿卧虎背上,蜘蛛在龙头之东。蜘蛛与鹿之间有石斧。浅地穴南二十五米处的灰沟中发现了第三组蚌图,是一人骑龙,另有一虎的图案。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三组用蚌壳摆成的龙、虎图案,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重大发现。它反映出我国石器时代的居民已有龙的崇拜,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巫师的葬礼场面。

下王岗类型 淅川下王岗类型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一带,距今年代约六千四百年至四千七百三十年之间。属于这个类型的遗址还有淅川黄楝树下层,下集下层、唐河茅草寺、南阳英庄、南召二郎岗、方城大张庄等。下王岗类型晚期遗址已出现多间连排的庭院式建筑形式,发现了长达十七套、二十九间连成一排的长屋。每套房有单间、有双间,每间面积在十至三十平方米左右。各套房既统一又相互独立,布局整齐严谨。不仅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提高,而且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下王岗类型的遗址还发现有陶窑和石铲等生产工具。

(4) 河南龙山时代的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原属历城县)尤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1931年梁思永先生主持发掘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发现仰韶、龙山和殷代三种文化相叠压。20世纪40年代以后考古学家又对浚县大赉店、永城造津台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其文化面以饰绳纹、篮纹、方格纹的灰陶为显著特征,与山东省发现的以磨光黑陶,素面无纹饰为主要特征的龙山文化有所不同。”(《河南考古四十年》)故把河南境内发现的与典型龙山文化同时期的遗存称为河南龙山文化,均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迄今为止,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一千多处,经发掘的有汤阴白营、安阳后岗、大寒、八里庄、永城王油坊、黑堌堆、鹿邑栾台、淮阳平粮台、郸城段寨、沈邱乳香台、郾城郝家台、登封王城岗、告成北沟、禹县瓦店、郑州后王庄����王、洛阳王湾、矬李、孟津小潘沟、临汝煤山、陕庙底沟、三里桥、淅川下王岗、黄楝树、下集等。

河南龙山文化比仰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工具中发现了木制农具,如庙底沟遗址的一处土壁上发现了使用双齿木耒的痕迹。这时期还出现了半月形石刀、石镰、蚌镰等。

河南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多为灰陶,质地变硬,质量有所提高。在制法上采取轮制及高火候的烧制。形成成品器胎薄、器形规整的特点。

这时期的建筑技术也有所提高。在后岗遗址发现的一百多座房基,主要是平地起建,墙为木骨泥墙和土坯垒墙两种,地面有白灰面或烧土面,亦有少数木板地面,居住面上还出现夯窝。

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出现了水井。白营遗址发现一个水井。井四壁向内倾斜,口小底大,井壁用井字形的木棍自下而上一层层垒成,最下一层井字形木架就架在胶泥壁上。这个水井是我国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一眼木架结构水井。从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多处发现的水井水渠来看,人们已经懂得饮用干净的地下水了。

还发现了五座河南龙山文化古城。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位于淮阳县城东南四公里大朱庄西南地的台地上,距今年代约四千五百年左右。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三万四千多平方米。城墙采用小版筑堆筑法营造。城墙顶部宽八至十点二米,底部宽十三点五米以上。城址有南北门,南门有用土坯垒砌的两个门卫房,中间是路土,路土下铺设陶制排水管道。城内有许多房基遗址,出土除陶、石、骨器外,还有一块铜渣。

王城岗龙山文化古城,位于登封告成镇西约一公里的王城岗上,由东、西两个小城组成,整个城址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王城岗城址的始建年代距今约四千四百年左右。王城岗四期灰坑内出土一件青铜残片。

郝家台城址,位于郾城县城东三公里石槽赵村东北零点五公里的郝家台上。城址南北长二百二十二米、东西宽一百四十八米,面积约32856平方米。城内有排房房基。城址距今年代约四千六百年左右。

后岗城址,位于安阳市西北洹水之滨的高岗上。在这里发现了一段宽二至四米,长七十余米的夯土围墙,可能是当时城墙的一部分。遗址中有白灰面房基和木板地面的房基。这些房基下多有用幼童作奠基的牺牲。这个遗址的年代约在公元前二千七百至二千二百年左右。

孟庄城址,位于辉县市东南孟庄镇东的城地上。城址呈正方形,城墙每边四百米,总面积约十六万平方米。城外有护城河。

河南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古城、铜器和用幼童作牺牲奠基的现象,已显露出了文明的曙光。

除中原华夏文明、南方沿海百越文明,西南、西北曾有哪些文明?

除中原华夏文明、南方沿海百越文明,西南、西北曾有哪些文明?

首先是西南文化,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1、滇文化,地貌影响,古代滇域文明其先民唯有利用境域内仅剩的湖泊及其周边局部平坝作为滋养文明的源泉,以渔捞、采集为生。

2、蜀文化,川西平原的千里沃野,蜀地是先秦时期西南地区文明程度最高,发展进程最为迅速的地区,各历史时期中,蚕从、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族此兴更迭。

3、巴文化,因地处峡江,巨山大川制约了其空间的拓展,峡江水道因此取代了陆路山弯成为巴地聚落邦部往来的主要通廊。呈现出依附江河、线性串珠的生长状态。江州(重庆)、枳(涪陵)、平都(丰都)、垫江(合川)、阆中等为巴国历代都城。

4、黔文化,古代贵州因丘陵地貌导致空间破碎,不仅阻隔于外界,地域内部联系也极为不畅。境域内文明发展始终难以聚合,土着濮人“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遂成“百濮”。

其次是西北文化,西北地区曾有哪些文化?西北原始文明遗珠“齐家文化”,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一、“齐家文化”中,随着“石器”和“骨器”的使用和推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各部落的人们基本都从迁移生活走向了定居的生活状态,从各遗址出土的存放粮食的陶罐器具中,可以发现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民还是以“粟”为主要农作物。同时,从各出土的遗址中还能发现,大量的猪、狗及马的骨骸,并且以猪的骨骸居多,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从“采集渔猎”慢慢向“饲养”转变。

二、在“齐家文化”中,以陶器为代表的手工制造业也相当的繁荣,这一时期,制陶工匠已成熟的掌握了“氧化焰”和“还原焰”的烧窑技术。同时,又在一些墓葬中发现了铜制品,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足以表明这一时期“齐家文化”中的各部落,相对于周边地区的冶铜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三、齐家文化”中,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财产的私有化和阶级分层。同时,在男女合葬墓中,男女骨骸的摆放位置,一般为男性仰身直肢位于中间,女性屈附其旁。这也说明,这一时期男子在社会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而女子却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从属的地位。

四、“齐家文化”中,多居住在半地穴式的建筑中,有点类似于西北地区的窑洞,同时人们还会在居室里撒上一种白灰面,用于防潮。而且还在部落遗址中,发现有类似于宗教建筑的石造建筑和祭台,这些都说明了当时这一地区的人们已脱离原始本能的行为,而开始自主生活的方式。

齐家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陶器文化、青铜文化和玉器文化三个方面。自成一体的齐家陶器文化,其青铜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启,齐家文化原始先民已经成熟掌握红铜和青铜铜器的冶制技术。其玉器文化最是光辉灿烂,出现了壁、琮、环、璋、刀、小型斧钺等大量的礼器,由于齐家玉器文化内涵深奥难测,玉材品种丰富多样,琢磨工艺粗犷大气,被誉为“西北史前文明末期最辉煌耀眼的成就之一”。

古代中原王朝为什么只防北边,其它地方难道不用防吗?

其他地方不是不用防,而是北方需要重点防。相比之下就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始终觉得中原地区好像一直在防御北边。古代中原只有北方的威胁才会动摇国之根本,这也为什么各个朝代都将北方当作是自己重点防御的原因。

我们来一起看看古代中原的四周都有什么情况:北边的匈奴、突厥、契丹等很多游牧民族,民风彪悍,有没有固定的地方,大多水草而居,经常南下侵略中原,而且北方比较寒冷,不易居住,所以就成了重点防御的对象。南边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海,大海啊都是水,而且海上航线古代有限,基本没有外来的入侵,所以就相对防范的较弱一些。

东边也是大海,虽然一海之隔有朝鲜跟我们有些接触,但是也不是很多,毕竟有海逐个一些。再来看看西边,西边有青藏高于,四川盆地等很多天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也是西边。所以由此看来东、西、南这三个方向都相对麻烦较少,不是防御的重点,而不是不需要防守。

北方则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原内陆,因为经济发达,环境又适合居住,所以他们也想进入到腹地,过上定居,富足的生活。所以古代中原王朝好像一直在防御北边,或是个北边在作战,基本没怎么停止过。无论哪个朝代,谁当君主都会这样布置,好来巩固自己的政权,保护自己人民的利益。

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农耕民族还有什么民族

是渔猎民族。渔猎民族的生存状态介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在擅长骑射和饲养牲畜这方面渔猎民族和游牧民族是差不多的,但渔猎民族是基本不怎么转场的定居者,这点就更像农耕民族,所以可以接受农耕民族的文官集团传统。

从军事能力来看,游牧民族是天生的战争民族,因为每一次转场,游牧民族都会大包、小包收拾好,把所有的物品和牲畜带走,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后勤和远征的演习。然后为了保护牲畜和充饥,游牧民族需要通过骑射技艺与老虎、棕熊、野猪、狼等猛兽搏斗,因此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就是战斗。

渔猎民族以狩猎为生,骑射技艺略高于游牧民族,但远征能力则远不如游牧民族。

华夏本土起源说17:高庙是历史上的祭祀之国

华夏本土起源说17:高庙是历史上的祭祀之国

——关于湖南古人的种族属性的探讨

文|黄饮冰

在很长时间内,我对于东部沿海族群的来源,不敢下结论。我尽管认为沿海族群也一定来源于泛长江上游地区的尼人(华尼人),但总觉得缺乏中间过程,他们从大西南是如何迁移到沿海的呢?我一直认为在第四纪冰川期结束之前,在中华南部,东西人群的分化就已经完成了,东部是hu人,西部是尼人(华尼人)。对于hu是什么,我找不出对应的文字,一直以hu代替之。

从河姆渡“双鸟朝阳”图腾中,我根据双鸟和太阳的关系,读出了“双鸟朝阳”的含义是“护”,并且发现,“双鸟朝阳”图腾中,其鸟是“鹄”,其日为“古”(胡),即河姆渡原居民说的是“hu”(胡)音。与大西南的尼人(华尼人)的hua(华)音是不同的。据此,我把“双凤朝阳”图腾命名为“双鹄护日”图。(见《皇皇者华——华夏文明史谈第二部崇拜和图腾第八章hu(护)图腾——河姆渡“双凤朝阳”图解析》)。

在地理上,把沿海族群和西南族群联系起来的是湖南地区,所以我一直猜想,湖南在远古时代,可能居住着两种人。我发现彭头山是夷(尼夷)人的发源地,周边的文化与彭头山文化是相联系的。还有一种人在哪里呢?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在2015年4月,大同思想网发表了我的《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源流史谈第一部第四章华夏文字》的时候,枕戈跟我提到了湖南高庙文化。由于我跟考古界没有联系,对湖南高庙的考古情况,我是不了解的。在找来高庙考古资料后,我赫然开朗了。

我发现,在末次冰川期结束之后,湖南地区,有一个人群融合的历史过程,经过融合之后,他们在湖南,以彭头山为中心,形成了新的联合体——粳糯联合体。

一、高庙文明

高庙文明的上限是距今7800年,文化延续1000多年。在我看来,高庙文明的主要点在于:

1 、未发现稻作遗迹,证明在第二次大洪水期间,一部分处于高地的居民,抛弃了农业种植,退回了渔猎采集时代

在高庙未发现稻作遗迹,不是说高庙人不是稻作族群,而是因为第二次大洪水的影响所致。

我早注意到河南的贾湖文化消失于距今7800年,湖南的彭头山文化消失于距今7800年,现在有了高庙文化开始于距今7800年的信息,基本可以肯定,第二次洪水开始的时间,应该是在距今7800年以前。

距今7800年的时候,泛滥的洪水已经威胁到了河南贾湖文化居民的生存,也威胁到了湖南彭头山文化居民的生存。恰好高庙文化开始。说明高庙文化居民是由低湖区向高地区迁徙而来。

我有一个论断,认为在第二次大洪水期间,处于高地上的一部分居民,抛弃了农业种植,重新退回了渔猎采集时代,如中原的伏羲文化就是在第二次大洪水和海浸中形成的。这个判断在中原找不到遗迹。高庙遗址正好证明了我的判断。

在高庙遗址出土的淡水螺和贝壳堆积如山,出土的鹿、猪、麂、牛、熊、獾、象、貘、犀牛等各种水、陆生动物骨骸以及植物遗存达数十种,无稻作信息,正好证明了我的观点。

在第二次大洪水期间,家畜驯养出现于历史,这在高庙文化遗址也得到证实。从高庙考古资料可以看出,通过对部分的猪牙床进行鉴定,可认定高庙的猪已属被驯养的家猪。说明当时已有动物的驯养业。在中原文化中,家畜驯养业的出现是归功于伏羲的,但同样找不到证据。中原的伏羲族群在大洪水期间,也生活于水中高地,也退回了渔猎采集时代,历史在高庙得到了相互印证。

2 、出土距今7400 年的女性人体骨架,陪葬有象牙玉器等饰物

说明距今7400年高庙已经进入玉器时代,这是很有意义的发现。我把玉器的出现当做中华文明开启的象征。有玉器就有中华文明,就说明当时的居民已经步入了文明时期。

3 、距今5700 年夫妇墓,玉钺的出土说明此时高庙已经步入国家文明时代

在夫妇墓中,发现了玉钺。玉钺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不是贵族和宗教权力的象征。玉钺是军事首领军权的象征物,有玉钺,就有军队的存在,有军队就有国家。玉钺的出现,说明高庙在距今5700年的时候,已经步入了国家时代。持玉钺者即是王者,玉钺也是王者的象征。

墓中有贵族妇女装饰用品玉璜、玉玦等精美玉器,其精湛的钻孔技术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玉器上面的钻孔又细又光滑,仅容绣花针穿过。这些玉器与红山文化的玉器的打磨制作技术是不同的。这不是靠打磨可以达到的工艺,其背后是青铜钻孔技术的存在。我认为在长江中游可以找到最早的青铜是可以得到考古的证实的。

4 、特殊造型的陶器是祭祀神器,祭祀神器就是后来所说的礼器,即国之重器

在高庙遗址中,那些装饰鸟纹、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和八角星纹等图案的陶器,质地都比较好,制作相当的精细,器类与器型都相对的固定,这些陶器应该是当是用于祭祀的祭器而不是生活器皿。特殊造型的陶器是祭祀神器,祭祀神器就是后来所说的礼器,即国之重器。

我在研究黑陶的时候,提出黑陶不是日用器皿,而是礼器。这里也印证了我的观点。同样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也应该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5 、在陶器上可以看到高庙与彭头山的联系,高庙文明居民是彭头山文化居民的移民

根据高庙的考古资料,第三次发掘揭示了更早的地层和遗存,出土了一些半球状的绳纹圜底钵和高领双耳罐等陶器。它们的形态接近洞庭湖区彭头山文化晚期遗存中的同类器,目前尽管相应地层中的木炭样品测年数据还在检测中,但从器物类型学上判断其要早于先前所出遗存是可以肯定的,其年代上限大致在距今7800年左右。所以,高庙文明居民是彭头山文化居民的移民。

6 、发现距今 7000 年的大型祭祀场所,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控制力是神权和君权并存

发现39个祭祀坑,其中1个是人祭坑,其他是牲祭坑。说明祭祀是当时重要的活动之一。祭祀与宗教是紧密相连的。从发现的大型祭祀场所的建构来看,当时国家已经成立,宗教拥有巨大的力量,是神权和君权并立的时代。

没有君权和神权并立,这么大的祭祀场所,建设不起来,也管理不起来。巨大的祭祀场所是国家力量的象征。

7 、飞鸟、獠牙兽面、太阳和八角星等图像,是神灵图像,也就是图腾,高庙处于多图腾崇拜时期,这是人群融合的结果

(1 )双鸟拱日图:已经有了7800 年历史,比河姆渡“双鸟+ 日”图早

考古资料介绍:有一个年代为7400年前白色陶罐,陶罐的颈部和肩部,戳印着两只飞翔的神鸟凤凰,一只是正面的,一只是侧面回首的,姿态雄健,活灵活现。它们具有神话传说中凤凰的鲜明特征:有冠,有非常长的啄,长颈,有漂亮的长尾,两凤鸟伸颈昂首相望,拥戴着太阳,形象地反映了原始农业发明以后先民对知时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

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最早“双凤朝阳”图( 双鹄护日图 )距今6400年,高庙考古学者认为河姆渡“双凤朝阳”图不及高庙“双凤朝阳”图案精美。这种观点带有地域性,当然是错误的。河姆渡“双鸟+日”图比高庙“双鸟+日”更精美是肯定的。

在2005年的发掘中又挖出距今7800年前的以凤鸟、獠牙兽(高庙考古学者认为有“龙”的象义)、太阳为题材的饰纹陶片,其中的部分陶片上图案还涂有朱红或黑色的矿物颜料。

参照大型祭祀场所的发现,我也认为可确认这些饰有上述图像的陶器都具有祭祀性质。高庙文化已具有浓郁宗教色彩和国家色彩。上百件考古的实物证据可以表明,沅水流域是孕育中国宗教文化的摇篮,最早的国家也出现在高庙。

(2 )獠牙兽图腾图腾的含义:象耕鸟耘

獠牙兽图是高庙遗址中很具特色的图腾。这个兽到底是什么?这个图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着图看了几天。

简单地说此图是獠牙兽,是不科学的。昨天(2015年4月26日)晚,我把此图给我的女儿看,女儿说冰川时期的象牙,就是这个样子。再看此图,它的含义,我看明白了。

象牙穿透的地方,不是兽面,而是装满水的稻田,这个稻田是低湖田,也就是最原始的稻田,把低湖围出一块,与湖水隔开而形成湖田。湖田很低,下到湖田,要开出埠头来才能一步一步下到湖田中去。那图下部的一块,就是修成梯状的埠头,方便下到湖田中去。上部,好像一只鸟。

记起来一句古语:象耕鸟耘。此图表达的不正是象耕鸟耘吗?

高庙的獠牙兽,是“象”。

8 、高庙文字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中原地区在68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几十个“Ⅰ”、“Ⅱ”、“ⅴ”、“↙”、“Ο”、“∏”、“△”、“〗”、“〥”等刻画符号,古文字界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先驱。随后类似的符号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辽河红山文化遗址、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遗址、长江两岸的大溪口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山西陶寺文化遗址等都有发现、但都没有超过7000年。另据报道说,考古人员在距今6000—6500年的甘肃大地湾二期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一些神秘符号,并说是中国最早的可能有文字意义的符号。国人把文字的起源放在了中原地区。

根据高庙考古资料,高庙上层文化和高庙文化中都发现一些神秘符号。高庙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7500年的一些陶片上发现有“火”、“⊙”、“井”、“圭”、“▽”等符号,其中“⊙”与甲骨文的“日”字一模一样。这些符号比甘肃大地湾遗址的文字符号往前推了上千年。

从“⊙”的文字的出现正好证明了我关于“日”的命名与尼夷人有关的论断。

从目前来看,最早的文字符号,出现在高庙遗址。距今7000年到7500年。中国文字符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500年。

9 、结论

高庙体现的不是文化,是地地道道的文明,而且是中华文明。以玉为标志,高庙至少在距今7400 年,就步入文明时代。

二、两湖地区原居民的种族属性

在末次冰川期结束时,以湖南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均有原居民居住。这些原居民的发源地在大西南。从华人起源的源头看,在大西南,生活着一群人,他们在对“火”的认识上,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把火命名为hu,一部分人把火命名为hua。他们在大西南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部分hu人向东迁移,hua人留在原地继续生活。Hua人在大西南演化成了华尼人(简称尼人)。

从理论上讲,hu人向东迁移,是要在相同的维度区内去寻找同样的适温区以利生存。向东要走湖南。这个猜想我早就提出了,但缺乏证据。

前面说过,河姆渡人就是hu人,我是从其“双鸟+日”图腾中解析出来的。中间证据只能在湖南找。

湖南是稻作族群,他们最早的稻被命名为“粳”。从语言上,“粳”与hu联系不起来。很长时间让我迷茫。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距今9000年的时候,从湖南迁出了一批人到河南贾湖。古人是喜欢把地名带着走的,比如“湖”,“湖”的来源和hu有没有联系呢?这在两湖地区可以看到hu和湖在语言上的联系。两湖地区较大的水面,均命名为“湖”,从两湖地区迁移出去的人到河南把生活区命名为“湖”,道理应该是一致的。如黄人在向外迁移时,把自己新的居住地都命名为“黄”。这在人类语言较为贫乏的时候,可能是一种命名的办法。所以,两湖地区的原居民,应该是hu。至于hu对应的是什么字,还需要探讨。

高庙发现的“双鸟拱日”图,把高庙原居民与河姆渡原居民联系在一起。在高庙,“双鸟拱日”是其多个图腾中的一个,多图腾崇拜与人的融合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所以前面我也说过,高庙原居民是融合之后形成的新族群。那么剔除融合的历史,可以证明,两湖地区的原居民的原始图腾,是以“双鸟+日”图腾为主图腾的。从这个推理来看,高庙原居民的前身,就是hu人,与河姆渡原居民的种族属性是相同的,因为她们均有构图相近的“双鸟+日”图腾,可以证明河姆渡人是途径湖南迁移到沿海地区的。

可以得出结论:两湖地区的原居民,是从大西南东迁而来的hu人。

三、两湖地区人口的迁移和融合

在第一次大洪水期间(距今9000年前为盛期),两湖地区的hu人族群向北越过大别山进入到河南贾湖地区,把稻作农业带到了中原地区,把农业思想也传递到了中原地区。粳稻族群在贾湖地区发展出了优秀的贾湖文化。

大约也在这个时期,从大西南迁出了一批尼人进入到彭头山地区,这批尼人从事旱稻的种植,他们把旱稻叫做“秜”。尼人进入彭头山地区时,这里已经有hu人居住。尼人向hu人学习水稻的种植。经过融合,他们在彭头山地区演变成了华尼夷人,即尼夷人、夷人,他们是古华人或古夷人。

以彭头山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是尼夷(古华人或古夷人)人的发源地。所以古华人或古夷人的起源地不在东部沿海,而在两湖地区。

在距今7800的时候,中华进入第二次洪水泛滥期,这次洪水与海浸一起发生,是历史上洪水破坏力最厉害的一次。在距今6300年左右,是海浸和洪水的最盛期。

在距今7800的时候,贾湖文化消失了。彭头山文化也面临劫难。彭头山居民向三个方向迁徙。一部向鄂西北迁移,一部向东部高地迁移,一部向南部高庙迁移。

四、高庙原居民是留守的糯农族群之神族

在距今13000年以前,两湖地区的hu人就采食野生水稻,逐渐地对野生稻进行人工干预,把野生稻驯化成了人工栽培稻。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的时候,长江中游地区的粳稻种植成为了主业。这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文明最先进和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世界农业文明的起源区和启蒙区。两湖地区的鸟崇拜、华(太阳)崇拜、尼崇拜、象崇拜,都是跟水稻种植有关的崇拜,也是当时盛行的崇拜。在这些崇拜的基础上,产生了对农神的崇拜。

有些研究,把农神与神农联系在一起,这是错误的,此时还没有神农。

农神是怎样产生的呢?与糯的发明有关。

粳稻的培育是逐步来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是大家的功劳,所以在粳稻的种植中产生不出人神来。

糯的产生,又与尼人有关。从语言上看,尼、秜、糯、农,其音变的轨迹是一脉相承的。尼人在大西南种植旱稻,旱稻也就是陆稻,陆稻被尼人叫做“秜”。尼人在进入两湖地区时,学习了粳稻种植,并发明了新的稻种,他们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把新稻种命名为“糯”,发明糯的人,被视作糯神。由于“糯”的种植,他们把粳糯的种植业称为“农”,糯神演变成了农神。

因为糯的出现,一个新的族群——糯农出现了。糯农是神农氏族的前身。

从以上推理可以看出,糯农具有旱作农业技术和水作农业技术,这是他们北迁到鄂西北山区最终进入豫西地区发展出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的技术基础。进入中原地区后,糯农演变成了神农。

但对于农业来讲,农神不是后来的神农,而是发明糯稻的人——糯神。

高庙居民是留守的糯农族群。所以尽管他们退回了渔猎采集的生活状态,但其图腾中还保留有“双鸟+日”图腾和“象耕鸟耘”图腾,是高庙原居民对她们的先祖们从事农耕的纪念。

五、高庙是祖神庙,是祭祀祖神的场所,高庙是历史上的祭祀之国,职责是守祖神之祭祀

在人群形成了崇拜之后,祭祀成为了人群重要的活动。在人群迁移时,留守就成为了必要的分工。在主体人群因为某种原因迁徙之时,为了保持对图腾和祖先的祭祀,人群总要留一部分人下来,奉守对图腾和先祖的祭祀。这是中国祭祀文化的内容之一。

为躲避洪水,以彭头山为中心的糯农族群(华尼尸)决定迁移。按照传统,为了确保种族的传承,避免亡族灭种,他们会分成多支向外迁徙。所以他们分成了三支,一支向北,在中原发展成了神农氏族。一支向东,在良渚发展成了鸠尼。一支留守,在高庙守祖神之祭祀。

在高庙遗址中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大型祭祀场所,应该是一座大型的农神庙宇。从考古资料看,整个祭祀遗迹呈南北中轴线布局,由主祭(司仪)场所、祭祀坑以及与祭祀场所相系的附属建筑——议事或休息的房子及其附设的窖穴共三部分组成。其中主祭(司仪)部位在整个祭祀场所的北部,由四个主柱洞组成一个两两对称、略呈扇形的排架式“双阚”式建筑,面朝正南方的沅水。双阙的东、西两侧分别有一个和两个侧柱。祭祀坑共发现39个(其中之一为人祭坑),均位于司仪场所的南方。房子为两室一厨的结构,在司仪部位的西侧,面积约40平方米,门朝东。窖穴则分别位于厨房门外东侧以及祭仪场所的右前方。完全就是一座大型庙宇。

这个庙宇,就是距今7000年以前的祖神和农神庙。根据中国祭祀文化可以判断,高庙是历史上的守祭之国,奉守的是祖神和农神的祭祀。

因为他们的祖神在这里,所以外迁的族群,与这里一直要保持着联系,并定期回来举行祭祀。根据中国的祭祀文化,守祭的人群的生活物资,还要由外迁的族群定时提供,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以,留守的高庙人,农业生产反倒倒退了。经过长期的供养,高庙人最终演变成了糯农族群的神族,这个神族被称为“互人”。

对祖神的祭祀,是要举行大型的祭祀舞蹈的。现在看到的傩戏,可能就是祭祀祖神或农神时期的舞蹈的遗迹。

六、结束语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开始以为高庙原居民是伏羲氏族,通过分析之后,我否定了这种想法。结合中国的祭祀文化,把湖南古人的融合历史放在一起考量,还是认为高庙原居民是古华人(古夷人)糯农族群或粳糯族群符合实际,不然那么宏大的祭祀场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不能解释那么宏大的祭祀场所存在的原因。

本文很多结论性的语言,在我的《皇皇者华——华夏文明史谈》一书可以找到,在这里不一一解释。

本文的确是意外的作品,因为我与外界接触少,对高庙的考古成果不了解,所以没有观察到高庙的情况。在我探讨古夷人的起源史时,我从良渚追寻到彭头山;在探讨神农氏时,我从河南追寻到湖南。在思考时,我有很多的疑问,总觉得差一点东西。现在看来,这个差的东西,就是高庙文明。有了高庙文明,两湖地区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原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了。

对于hu用什么文字对应,我想有两个字可以与之对应,一个是胡,一个是互。两湖地区的原居民是胡人,在西部的尼人(华尼人)迁到两湖后,两者融合形成了华尼尸(华尼夷)。华尼尸是古华人,古华人在西周时被统称为夷人。

对于高庙原居民,他们与河姆渡原居民还是不同的,因为河姆渡的鸟是鹄,是鸿鹄。而高庙的鸟,应该是鸾鸟。加上高庙的图案中,与獠牙兽一起的,还有通天的梯子存在,证明高庙原居民是神族。《山海经》中就有一神族,他们能上天,是互人之国。所以高庙之hu,对应的文字当为“互”,高庙原居民应该是互人。上天的含义就是具有沟通天神的能力的意思,这正与高庙原居民的祭祀职责相一致。在长期的祭祀中,他们演变成了糯农族中的神族。

谢谢大同思想网枕戈!谢谢网友道人帮忙搜寻图片!

黄饮冰 2015年4月27日星期一夜晚完稿,本文首发于大同思想网黄饮冰专栏。2017年1月9日星期一修改。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三次修改。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曾用网名楚天孤客,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本土起源说》、《黄人、黄帝和黄帝王朝》、《追踪夏后朝》等

华夏始祖是谁?

华夏始祖:指开拓华夏文化、对华夏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比较著名的华夏始祖有: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炎帝) 、轩辕氏(黄帝) 等。其中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建造房屋、袭叶为衣、首尝果实、实行土葬、族外通婚等;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神农氏炎帝:尝百草,制耒耜,种五谷,发明医药制作陶器,开辟集市,发现断肠草等有毒。轩辕氏黄帝:统一华夏、“鼎、井”的发明人,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有巢氏

有巢氏,别称“有巢或巢”,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1]

有巢氏

史传有巢氏是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巢居文明的开拓者。有巢氏开创巢居文明的伟大功绩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建造理念来自有巢氏巢居文明内涵。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即效仿有巢氏“巢居”的古老智慧修建而成。《鉴略.三皇纪》记载:“构木为巢室 袭叶为衣裳”等,都是从人类文明启蒙的角度来概括的,意味着有巢氏为人类文明的领航者。[1]

有巢氏文化在先秦众多古籍中即有记载:《庄子·盗跖》记载:“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在 《中国历史讲稿》中指出:“到了有巢氏,我们的祖先才开始和动物区别开来…从此就开始了人类历史。”;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因此,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1][6]

燧人氏

燧人氏

燧人氏,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1-3]风姓,名允婼;华夏族人,五氏之一。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火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在《尚书大传》等著作增补“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尊称“燧皇”。道教文献则称燧人氏为“人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羲氏、神农氏等五帝是其后裔。燧人氏为有巢氏与缁衣氏之子,妻华胥氏,生伏羲氏、女娲氏。他是宓妃与女登(任姒)的祖父。[2]

依据《中华史表》、《三皇五帝年表》所载:燧皇元年为公元前4464年,而燧人氏在位长达110年,所以据此推断其在位年限为前4464------前4354年;距今约为6482------6372年前。又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 ,燧人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创了史前火文明。燧人氏前期定都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商丘因此被誉为中国火文化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燧人氏死后葬于商丘古城西南3里处的燧皇陵。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用火的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发现火的祖先。[2]

伏羲氏

伏羲氏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1]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2]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3]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3]

神农氏炎帝

神农氏炎帝(2张)

炎帝:神农氏,或称烈山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中华始祖,是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距今5000年(另有称4600年、5500年)左右生于宝鸡姜水之岸。

相传炎帝发明耒耜,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因此号“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削木为弓,以威天下。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汉族),遂有炎黄子孙。[4]

另外,神农之所以被称为炎帝,其后裔被称为“烈山氏”,都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火有着密切的关系。

轩辕氏黄帝

轩辕氏黄帝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5]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