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更新时间:2023-02-23 02:13:43
本文目录一览:
可能是工匠(陶瓷师)的名字。
古代有工匠在器物上署名的情况,比如曾经出土过很多兵器(如
弩机)上有署名。
不过这种情况
一般会写:
匠某某。
所以,这件器物底款
也可能是某个窑的名字。
图太小,找专家断代了吗?什么时期的物品?
也可以认为隐喻“国”字。
话说你5分也太少了。
路过,不要分。
值钱,它是玩玉款瓷器,是清朝时期的器物,因此论起其价值,必然是值钱的。根据往年的拍卖纪录,也可以看出:2011年清〈乾隆〉款青花人物大碗以678万成交;2014年清哥窑斗彩画人物杯(玩玉款)以1260万成交。
回答:不值钱,理由一,此款青花龙杯是民窑所制且又批量制作,量多、普通,价格一般在几百块左右。二,年代不久,无收藏价值,欣赏性不强。故不值钱。
玉字款见于明万历、崇祯、康熙、光绪这四个时期,你的这一件瓷器是珠明料和浙料混合的毛翠兰色,这种釉色是康熙时期的釉色,但是这一件瓷器釉质很亮,包浆不足,分析应该是光绪时期的制品,画工带有分水画法,应该是景德镇窑口,有收藏价值。谢谢
瓷器底部刻有玉玩是清代晚期时候的落款,多见于清代光绪年间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式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赞颂款、纹饰款、堂名款。五大类。
玩玉款瓷器,一般康熙时期居多,民国时期也有后仿,康熙“玩玉”款瓷器一开始是达官贵人的清玩,以压手杯居多,有一些还提有诗文,瓷胎细腻,画工娴熟,青花发色淡雅,可与官窑媲美,是堂名款中的精品,或者说是民窑精品。
扩展资料:
玩玉款瓷器鉴定的几种方法
1、看釉
通常人们将釉比做瓷器之衣,十分形象。在一般人的眼中,仿佛所有的瓷之釉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大约从战国开始进入汉,就在陶器上挂釉。
早期至唐多为石灰釉,而后为石灰碱釉。唐时釉中入玉粉,后来在加玉粉的基础上,又加入玛瑙粉等稀有原料。观釉的第三步是,看是否是出土器,因为只要入过土的,在器面上一定有入土的痕迹,而这里所说的入土痕,不涉及釉下,而是指釉面被地下土质中的酸与碱包裹之痕。
这种痕迹,见水以后便在器表有显现,细如粉剂的尘沫状,为灰白,有涩手之感。这都是从观釉可以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为鉴真论假,可提供着一定的论证依据。
2、观型
瓷之型代表和展现着历史、人文、政治、经济乃至形制和生产力发展的传承脉络。是一个时段政治经济发展演绎过程最直接的体现。假如说年代确立不了,那就容易张冠李戴,形成老虎吃天,无法下爪。由此可说,鉴定瓷器,观型断代是坚定的第一要素。
3、识胎质
胎作为瓷之骨,是瓷器之根本。而这里所讲的胎,不是讲修饰,而只讲其原料成因。我们知道,从两汉三国、南北朝以至唐宋元明清,粗略的划分一元配和二元配;细致的划分则具体到某一个年代的官器民器,以至各个时期在原地取材。
我们说胎泥理论与五泥的运用是贯穿于千百余年的制瓷工艺中的。从胎泥的进化演变来看,它的演绎过程是:河泥胶质状到窖泥浆包状,再到合保泥的玉质感,及莹润无杂的漂白泥,这种进化过程的了解都予鉴瓷十分有利。
4、看纹
这里所说的纹主体放在绘、刻、划、印、堆、贴、塑、镂空、镶嵌等纹刻。老一辈的专家曾说,明白了形与纹就等于明白了器物的80%。这一论点在无造假的前提下是完全正确的。
器物的绘画、装饰、纹饰反映和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君王嗜好,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工艺水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瓷器